仲裁需要什么资料?一文讲清,别等开庭才后悔没看!
合同谈得好好的,结果对方突然翻脸不认账;或者合作项目出了问题,对方死活不给钱,打官司吧,又怕耗时耗力……这时候,很多人会想到“仲裁”——听起来既专业又高效,但真正要走这一步时,却傻眼了:“仲裁需要什么资料?”别急,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把这个问题讲个透。
仲裁不是“说走就走的旅行”,资料准备是关键
很多人以为,只要打个电话说“我要仲裁”,仲裁机构就会立马受理。错!仲裁机构不是调解站,它是一个准司法程序,讲究程序正义,也讲究证据说话。没有完整的资料,你的仲裁申请可能连门都进不去。
那到底需要哪些资料?咱们分门别类,一条条说清楚。
仲裁协议或仲裁条款(核心中的核心!)
这是启动仲裁的“敲门砖”,没有它,仲裁机构根本不会受理。
你得提供:
- 合同中明确写有“争议提交XX仲裁委员会仲裁”的条款;
- 或者双方事后单独签署的仲裁协议。
注意:口头约定无效!必须是书面的、双方签字盖章的。
仲裁申请书(你的“出战书”)
这不是随便写个“我要求赔钱”就行,一份合格的申请书要包括:
- 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基本信息(姓名、地址、联系方式);
- 明确的仲裁请求(要求支付货款50万元+利息);
- 事实与理由(按时间线讲清楚发生了什么);
- 证据清单和证据来源。
建议手写或打印清晰,别用口语化表达,保持法律文书的严谨性。
身份证明材料
- 个人:身份证复印件;
- 公司:营业执照副本、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如有代理人)。
特别提醒:如果是公司申请,记得加盖公章,缺一不可!
证据材料(打赢官司的“子弹”)
这是最关键的环节。没有证据,再合理的诉求也白搭。常见的证据包括:
- 合同原件或复印件;
- 付款凭证(银行流水、发票、收据);
- 往来邮件、微信聊天记录(需公证或原始载体);
- 交货单、验收单、对账单;
- 证人证言(较少用,但可辅助)。
重点来了:所有证据必须形成完整链条,能证明“你履约了,对方违约了”。
其他辅助材料
- 送达地址确认书(确保仲裁委能联系到你);
- 证据目录(按编号整理,方便仲裁庭查阅);
- 委托代理手续(如请律师,需提交授权书和律师证复印件)。
资料准备的三大误区,90%的人都踩过
以为“有理就能赢”
法律不看情绪,只看证据,你说对方欠钱,但拿不出转账记录?抱歉,败诉。证据杂乱无章
把一堆文件堆上去,不编号、不说明,仲裁员可能根本懒得看。资料要分类、标注、逻辑清晰。拖延提交
仲裁有举证期限!过了时间再交,对方不同意,法院/仲裁庭可以不收。早准备,早安心。
建议参考:如何高效准备仲裁资料?
- 提前梳理时间线:从签约、履约到违约,按时间顺序整理事件。
- 建立证据清单表:列明每份证据的名称、来源、证明目的。
- 咨询专业律师:哪怕只是花几百块咨询一次,也能避免走弯路。
- 保留所有原始凭证:微信记录别删,邮件别清空,纸质文件别乱扔。
仲裁不是赌运气,而是拼准备。
相关法条参考(权威依据,别忽视)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四条
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仲裁法》第二十二条
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向仲裁委员会递交仲裁协议、仲裁申请书及副本。
《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类推适用)
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所有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仲裁需要什么资料?简单说就是:协议是前提,申请书是入口,证据是核心,身份材料是基础。每一份文件都像拼图的一块,缺了哪块,整个案子都可能崩盘。
别等到开庭前一天才慌慌张张找合同,也别指望仲裁员“同情你”就判你赢。法律只保护有准备的人。从现在开始,把每一份合同、每一次沟通都当成可能上庭的证据来对待。
准备越充分,胜算越大。这不是口号,是无数案例验证的铁律。
如果你正在考虑仲裁,不妨先列个清单,对照本文一条条核对。少走一步弯路,就多一分赢的可能。
仲裁需要什么资料?一文讲清,别等开庭才后悔没看!,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