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协议是什么?签了就等于打白工吗?
刚进大学,学长学姐就叮嘱:“实习一定要签协议,不然出了事没人管!”可你心里嘀咕:实习协议到底是个啥?不就是走个形式吗?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听起来“不起眼”,实则关乎你切身权益的“实习协议”。
实习协议到底是什么?
实习协议是实习生与实习单位之间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书面约定,它不是劳动合同,但同样具有法律效力,很多同学误以为“我只是来实习的,又不是正式员工,签不签协议无所谓”,这种想法,其实埋下了不少隐患。
举个例子:小李在某互联网公司实习三个月,每天加班到晚上十点,周末也常被叫来“帮忙”,结果实习结束,公司一句“没有约定加班费”就打发了他,更离谱的是,他在上班路上摔伤,公司竟称“没签协议,不算工伤”,小李这才傻眼了。
你看,没有实习协议,你的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安全保障、甚至受伤后的赔偿,都可能变成“一纸空谈”。
实习协议里该写清楚什么?
一份合格的实习协议,至少得包含以下几个核心内容:
- 实习期限:从哪天到哪天,明确起止时间。
- 和岗位:别被“打杂”糊弄,写清楚你具体做什么。
- 工作时间和休息安排:每天几点到几点?有没有午休?周末要不要加班?
- 实习补贴或报酬:哪怕只有几百块,也得写进协议。白干活不是美德,是风险。
- 安全责任与保险:单位有没有给你买意外险?发生工伤怎么处理?
- 保密条款与知识产权:你在实习期间做的项目,版权归谁?
- 违约责任:哪方违约要承担什么后果?
特别提醒:有些公司会拿“实习承诺书”“知情同意书”来代替协议,这些往往只是单方面声明,不具备对等约束力。一定要认准“实习协议”四个字,白纸黑字签下来才靠谱。
实习协议 ≠ 劳动合同,但权益不能“打折”
这里要划重点了: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只有建立劳动关系的员工才受其全面保护,而实习生通常还没毕业,身份上属于“在校学生”,所以一般不构成劳动关系。
但这不代表你就是“法外之人”!
实习协议本质上是一种民事合同,受《民法典》约束,只要协议合法有效,你依然可以依据协议主张权利,比如公司拖欠补贴、安排超强度工作、或因管理疏忽导致你受伤,你都有权依法维权。
从2023年起,多地已出台政策鼓励企业为实习生购买工伤保险或商业保险,就是为了填补这一法律“灰色地带”。
✅ 建议参考:
- 别怕“较真”:签协议不是不信任,而是对自己负责。
- 逐条阅读:别光看标题,一定要通读每一条款,有疑问当场提出。
- 保留副本:签完记得要一份原件或扫描件,存好电子档。
- 遇到问题及时求助: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法律援助热线都是你的后盾。
📚 相关法条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四条:
“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适用本法。”
(注:实习生通常不在此列,但可通过实习协议主张民事权利)教育部《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2022年修订):
明确要求“职业学校学生实习应当签订三方实习协议”,并对实习时间、报酬、安全等作出详细规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实习协议是什么?它不是一张废纸,而是你踏入职场的第一道“护身符”。
它不保证你一定能学到东西,但能确保你不会“流汗又流泪”。
别再觉得签协议是小事,你的每一次认真对待,都是在为未来的自己铺路。
尊重规则的人,才会被规则保护。
实习路上,愿你既有热血,也有保障。
——写给每一个认真对待实习的你。
实习协议是什么?签了就等于打白工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