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了还被骗?钱没还上反而越陷越深,我该怎么办?
工资还没到手,信用卡账单、花呗、借呗、各种网贷平台的还款提醒就一个接一个地蹦出来?压力大到喘不过气,逾期成了家常便饭,更糟心的是,某天突然接到一个“专业债务协商”的电话,对方信誓旦旦地说:“我们能帮你延期还款、减免利息,甚至停催!”你抱着最后一丝希望交了“服务费”,结果钱没了,承诺全成空,催收反而更凶了——这不是协商,这是二次收割!
这年头,网贷逾期的人不少,但真正了解“正确处理方式”的人却不多,很多人在逾期后第一反应是逃避、失联,或者病急乱投医,轻信那些打着“法务咨询”“债务重组”旗号的“黑中介”。殊不知,你每一步错误的操作,都在把自己推向更深的陷阱。
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慌乱中踩坑
我们要明确一点:网贷逾期本身不违法,它属于民事借贷纠纷,不会坐牢(除非涉及恶意诈骗或拒不执行法院判决),但一旦你因为害怕催收,盲目相信所谓的“内部渠道”“征信修复”“全额退息”,就极有可能掉入诈骗陷阱。
常见的骗局有:
- 收取高额“服务费”后失联;
- 冒充银监会、金融调解中心工作人员;
- 要求你先转账“保证金”才能办理延期;
- 诱导你签署空白委托协议,后续被恶意起诉。
这些套路,本质上就是利用你的焦虑心理进行精准诈骗,而你交出去的每一分钱,都不会被法律保护。
面对逾期,正确的打开方式是什么?
别慌,冷静下来,记住这四步:
核实债务真实性
先确认你欠的是哪家平台、本金多少、利息是否合规,很多网贷年化利率超过36%,属于高利贷,超出部分法律不支持,你可以要求平台提供完整的借款合同和还款明细。主动沟通,协商还款
不要失联!主动联系平台客服,说明自己的经济困难,申请延期、分期或减免部分罚息,现在很多正规平台都有“困难帮扶通道”,比如微粒贷、借呗、京东金条等都支持个性化还款方案。保留所有沟通记录
无论是电话录音、聊天截图,还是书面协议,全部保存好,这些是日后维权的重要证据。特别提醒:任何要求你私下转账、扫码付款的“协商”,一律视为诈骗!遭遇诈骗,立即报警并维权
如果你已经向“债务协商公司”支付了费用,且对方未履行承诺,第一时间报警,并保留转账记录、聊天记录、合同等证据,向银保监会、互联网金融协会投诉相关诈骗机构。
法律不会缺席,你的权益有法可依
很多人觉得“欠钱的就是孙子”,其实不然。法律保护的是合法债权,而不是暴力催收和诈骗行为,以下是几条与你息息相关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一条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借款用途使用借款的,贷款人可以停止发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者解除合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四倍,超出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这意味着:
✅ 你有权拒绝支付不合法的高额利息;
✅ 催收不得侮辱、恐吓、骚扰你和家人;
✅ 遇到诈骗,完全可以依法追责。
小编建议:别让焦虑蒙蔽了理智
如果你正在经历网贷逾期,我想对你说: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经济压力人人都有,但解决问题的方式决定了你是走出困境,还是越陷越深。
真正的帮助从不需要你先交钱。
正规的法律援助、消费者保护机构、金融调解平台,都是免费或低成本的,与其把钱交给“包你搞定”的骗子,不如花点时间学习法律知识,主动和平台协商,甚至寻求公益律师的帮助。
建议你从现在开始:
- 制定清晰的还款计划;
- 控制消费欲望,避免以贷养贷;
- 提升财商,建立应急储蓄。
网贷逾期不是世界末日,但被骗才是真正的深渊。
面对债务,最怕的不是数字,而是恐惧和无知带来的错误决策。主动沟通、依法维权、识破骗局,才是走出困境的正确路径,你有权利被尊重,也有权利获得合法的帮助,别让一时的慌乱,毁了你未来的信用和人生。
如果你正在经历类似困境,不妨先停下来,深呼吸,然后一步一步,稳稳地走。黑暗不会永远持续,只要方向对了,光就在前方。
网贷逾期了还被骗?钱没还上反而越陷越深,我该怎么办?,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