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险二金包括什么?你真的搞懂了吗?
你有没有在签劳动合同的时候,看到“六险二金”这几个字,心里默默嘀咕:“这又是什么新名词?五险一金我都还没搞明白,怎么又冒出来个六险二金?”别急,今天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六险二金到底包括什么?它和我们普通人到底有啥关系?
先说结论:“六险二金”是“五险一金”的升级版,多出来的那一“险”和那一“金”,正是企业为员工提供的额外福利保障,体现的是更全面、更人性化的关怀。
具体拆开来看:
👉六险包括:
- 养老保险:退休后每月领养老金的基础,缴得越多、时间越长,退休金越高。
- 医疗保险:看病报销的“救命钱”,门诊、住院都能用,现在还支持家庭共济账户。
- 失业保险:非因本人意愿失业时,可领取一定期限的失业金,帮你过渡难关。
- 工伤保险:上班期间或通勤途中受伤,由工伤保险兜底,医药费、伤残补助全包。
- 生育保险:不仅女性产检、分娩能报销,男职工陪产假也有待遇,部分城市还覆盖辅助生殖。
- 补充医疗保险(第六险):这是“六险”里最常被忽略但最实用的一项!由企业额外出资,用于报销医保目录外的自费药、特殊治疗等,极大减轻大病负担,有些单位叫“企业补充医疗”或“团体医疗险”。
👉二金包括:
- 住房公积金:买房、租房、还贷、装修都能提,相当于国家帮你存钱买房,而且是税前扣除,单位和个人同比例缴纳,属于“隐形加薪”。
- 企业年金(第二金):这是“养老金的第二条腿”!在基本养老保险之外,企业自愿设立的补充养老金制度,退休后可按月或一次性领取,显著提升养老生活质量,目前多见于国企、央企、大型民企。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这不就是“福利好”的公司才有的吗?没错!六险二金并不是国家强制要求的标配,而是企业主动提升员工待遇的“加分项”,当你看到招聘信息里写着“提供六险二金”,那基本可以判断:这公司,靠谱!
但也要注意——“六险二金”中的“第六险”和“第二金”并非全国统一标准,不同城市、不同企业执行方式各异,比如补充医疗可能是每年报销上限2万元,企业年金则要看单位是否设立计划、个人是否符合参与条件。
📌 建议参考:
如果你正在找工作,建议优先考虑提供六险二金的用人单位,尤其是补充医疗保险和企业年金,看似“隐形”,实则长期价值巨大,特别是中年以后,一旦遇到重大疾病或退休生活,这些保障会成为你最坚实的后盾。
入职后务必主动了解:补充医疗的报销范围是什么?企业年金是否个人可缴费?住房公积金是否按实际工资基数缴纳?这些细节,直接关系到你的切身利益。
📚 相关法条参考:
- 《社会保险法》第十条至第三十条:明确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参保与待遇。
-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三条、第十六条:规定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比例与使用范围。
- 《企业年金办法》(人社部令第36号)第二条、第七条:规范企业年金的建立条件与资金来源。
- 《关于全面推进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的意见》(国办发〔2019〕10号):推动生育保险与医保合并管理。
- 各地医保局发布的“职工补充医疗保险”指导意见:如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已出台政策鼓励企业建立补充医疗机制。
“六险二金包括什么?”不再是个模糊概念——它代表的是一种更完整、更有温度的社会保障体系。六险是健康的守护,二金是生活的底气,虽然目前还不是全民标配,但它正逐渐成为优质雇主的“标配福利”。
下次看到“六险二金”,别再一脸懵了。这不仅是待遇的升级,更是企业对员工长期价值的尊重,你在选择工作时,不妨把它当作一把标尺:好公司,从愿意为你多缴一险一金开始。
你的保障,不该只停留在“五险一金”的基础线,未来的生活质量,往往藏在那些“多出来”的细节里。
六险二金包括什么?你真的搞懂了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