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费到底该不该还?如果是赃款还能追讨吗?
当初借的网贷,现在平台爆雷、老板跑路,甚至被警方定性为“非法集资”或“诈骗”,整个平台都被查封了,这时候你突然收到催收电话,说你还欠着几千块的本金加上一大堆逾期费,不还就要上征信、要起诉……你心里一万个问号:这钱本来就是赃款,我还用还吗?那些逾期费用又是不是合法的?
这个问题,其实比表面看起来要复杂得多,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当网贷被认定为赃款时,逾期费到底该不该还?
先说一个关键点:不是所有网贷都是“赃款”,我们得先搞清楚什么叫“赃款”,法律上,“赃款”通常指的是通过违法犯罪手段获取的财物,比如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行为所获得的资金,如果一家网贷平台本身没有金融牌照,靠高利贷、套路贷、暴力催收起家,最后被法院或公安机关定性为犯罪,那么它发放的贷款,就有可能被认定为“非法资金”或“赃款”。
但这里有个误区:平台违法 ≠ 借款人借的钱就不用还了。
举个例子,张三在一家非法平台借了1万元,年化利率高达300%,明显超过法定上限,后来平台被查封,警方介入调查,认定该平台涉嫌非法经营,这时候,张三心想:平台是黑的,钱是赃款,那我不还了总行了吧?
错!借款人和平台之间的借贷关系,并不因为平台违法就自动归零,法律讲究的是“区分责任”,平台违法,该抓的抓,该判的判;但你借了钱,哪怕是从违法平台借的,只要你实际收到了资金,且没有被胁迫或欺诈到完全不知情的程度,这笔债务在民事上依然可能存在偿还义务,只是偿还的范围要依法调整。
那逾期费呢?重点来了:如果主合同(借贷合同)本身违法,比如利率超标、无资质放贷,那么合同可能被认定为无效,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合同无效后,双方应返还取得的财产,也就是说,你用了平台的钱,可能需要返还本金,但超出法律保护范围的利息和逾期费用,一律不用还。
更进一步说,如果这笔贷款已经被公安机关明确认定为“赃款”,并且在刑事案件中作为追缴对象,那么这笔钱的处理权就交给了司法机关。你作为借款人,可能不需要再向平台还钱,而是要配合警方退还赃款,但这通常适用于你明知是诈骗还参与分赃的情况,普通借款人一般不会被当作共犯。
回到问题本身:网贷是赃款,逾期费要还吗?答案是:大概率不用还,尤其是那些畸高的、平台单方面设定的“违约金”“催收费”“服务费”等,因为这些费用建立在非法借贷关系之上,本身就缺乏法律依据。
但要注意:如果你实际使用了资金,哪怕平台违法,法院仍可能判决你返还本金部分,这不是“还款”,而是“返还不当得利”,也就是说,你不能白用人家的钱,哪怕对方是坏人。
建议参考:
如果你正面临类似情况,建议你这么做:
- 先确认平台性质:查一查这家网贷是否被警方立案、是否被定性为非法集资或诈骗,可以通过“中国裁判文书网”或“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
- 保留所有证据:包括借款合同、转账记录、还款记录、催收电话录音等,这些在日后维权或应诉时至关重要。
- 不要盲目还款:尤其是面对第三方催收公司,他们可能根本没有合法授权。先搞清楚这笔债务是否还有效,再决定是否还、还多少。
- 咨询专业律师:每个案件情况不同,尤其是涉及刑事追赃的,更需要专业法律意见,避免“好心还款”反而把自己卷进案子。
相关法条参考: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三条:未依法取得放贷资格的出借人,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不特定对象提供借款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 《刑法》第六十四条: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
小编总结:
网贷是赃款,逾期费要不要还?核心在于“合同是否有效”和“资金性质是否非法”,平台违法不等于你就能“白嫖”,但那些天价的逾期费、违约金,基本都站不住脚。真正该还的,可能只是本金部分,而且还要看司法机关如何认定,别被催收吓住,也别盲目还款,搞清楚法律边界,才能保护好自己的权益。正义不会偏袒违法平台,但也从不鼓励逃避责任,理性面对,依法应对,才是上策。
网贷逾期费到底该不该还?如果是赃款还能追讨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