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债务 > 正文内容

合肥劳动纠纷到哪里提起诉讼呢(合肥劳动争议)

合飞律师4个月前 (01-14)金融债务8

全媒体记者范天骄

“根据333份文件,从起诉之日到一审判决平均需要109天左右,从申请调解到调解结束平均需要20天左右……”诉讼风险在安徽省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大厅,市民吴先生在对一体机进行评估之前,按照屏幕上的提示,进入了与该公司发生劳动纠纷的情况。当他看到机器给出的“风险评估报告”时,他回答了所有的问题。

想诉讼维权却不知如何下手?这个常见问题现已成为过去。今年以来,合肥市两级法院持续推进诉讼服务中心转型升级,着力构建现代诉讼服务体系,将线下诉讼服务延伸到掌心,不断拓宽诉讼服务领域。畅通纠纷化解渠道,强化诉讼服务智能化和辅助事务集约化。互联网的建设不仅使诉讼全流程实现网上办理,而且由“坐等纠纷找上门”转变为“把纠纷带出诉讼”,有效减轻了群众诉讼负担减轻法院负担,提高效率。

搭建纠纷解决平台,减少诉讼增量

“没想到来到这里,事情这么快就解决了。”在肥东县交通事故急救中心调解室,唐老师爽快地在调解协议书上签了字。

前不久,唐老师骑电动自行车送孩子上学时被车撞了。交通事故认定后,该车驾驶员负全部责任。由于双方未能就赔偿金额达成一致,肥东县人民法院特邀中心调解员介入,按照规定逐项计算赔偿项目和标准。纠纷双方与保险公司工作人员仅用了半个小时就达成和解。随后,调解协议书通过“在线数据综合处理”平台发回法院,法官审核并出具司法确认书,纠纷顺利解决。

“随着合肥经济社会的发展,合肥市两级法院受理的案件数量年均增长30%以上,法官人均结案数量达到200多件。”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王晓东表示,这些数据反映了法院的审判和执行压力。要想解决,就必须从源头上减少诉讼的增加,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放在前面。

合肥法院围绕“一个平台、两个机制、三个加固”,以搭建网络调解平台为载体,以综合考核和资金保障机制为保障,加强特邀调解组织、特邀调解员和调解员建设。以司法确认为出发点。多元化纠纷解决制度,建立全市法院特邀调解员和特邀调解组织名册,完善考核、准入、培训、奖惩等措施,同时与行政职能部门、调解组织配合、仲裁机构、行业协会等共同构建争议解决体系。纠纷平台在交通、医疗、房产等冲突易发领域设立专业化、行业化调解中心,为矛盾纠纷提供一站式调解。

目前,自主研发的“网上警民联合侦查司法确认”平台已实现了公安机关调解成功的民事纠纷的在线审核、立案、确认和送达。道路交通纠纷“网上数据一体化处理”已成功与司法局、交警总队、市保险协会对接,实现责任认定、理赔、调解、诉讼等一体化处理。截至今年8月,全市法院立案225745件,诉前调解案件20473件,同比增长206.98%,司法确认案件1312件,化解纠纷成效显着。

加强智能化建设,满足群众需求

在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大厅,记者体验了以“贷款合同纠纷”为由的诉讼风险评估一体机的功效。

借款合同有规定利息吗?逾期利率是否已商定?债权和债务有担保吗?……按照电子屏幕上的提示,记者一一解答,约3分钟就自行完成了诉讼风险评估。然后设备生成风险评估报告,指出可能的诉讼风险、时间和经济成本,并提供行动建议、解决方案和相关案例。

“这套诉讼风险评估系统是我院自主研发的,有50条诉由,操作非常简单,不仅可以让当事人初步了解可能面临的诉讼风险,进行理性维权,同时也起到了过滤案件的作用,这个功能使得一些案件能够在诉讼前分流、分流、解决。”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张海清说。

合肥法院以人民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智慧诉讼便民水平,升级“智慧诉讼服务”新模式,将诉讼服务大厅、诉讼服务网络和诉讼服务热线延伸至手机客户端,开通“网上申诉服务”拥有“申诉服务”、“在线申诉服务”、“人工申诉服务”等多元互动智能服务平台,当事人可以通过手机App、官方微信公众号、诉讼服务微信小程序等,完成网上立案、网上查询、网上缴费、网上约见法官、网上审卷等功能,让整个诉讼流程网上办理,让更多信息逃逸和出逃。群众办事少了。

合肥中院还引入支付宝蚂蚁区块链技术,加入长三角司法链,打造全流程记录、全链路可信、全节点见证的司法级信任机制,方便起诉、调解、案件立案和服务提供。举证质证、庭审、判决、执行等影响审判质量、效率和司法公信力的关键环节,都盖上了区块链的“印记”。

记者了解到,这些“邮票”包含可信时间、可信身份、可信流程、可信环境等关键信息,并实时广播到区块链所有节点,全程留痕,安全可控,并且牢不可破。篡改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纠纷的发生。

推动繁简体分离,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

日常抚养费和教育费、再婚计划、工资收入……庐阳区人民法院法官在办理变更子女抚养关系案件时,首先会要求双方填写这样一份《子女抚养判决要素审查表》”。

“决定子女抚养权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在法庭调查前填写因素表,既可以确定基本事实,也可以让当事人重新审视自己对孩子的贡献,调整答辩时的心理预期。”问题。”庐阳区法院民事第一庭庭长周元说。

金融案件、拖欠房产费案件、子女抚养关系变更案件等具有案件细节清晰、重点明确、系列化的特点。对此,合肥多家法院探索以要素审判和要素裁判文书为核心审理方式,提取案件中的共同事实要素,分类制作要素表格,进行预审。调查以确定案件的各个要素是否存在争议。尽量在庭审前固定双方当事人无争议的案件事实,最大限度简化办案流程,实现简单案件的快速审理。

为进一步推进繁简分流,合肥法院还探索“多元化解决+快速裁判”的办案模式。根据法院情况,建立了健全的速裁机构,选派经验丰富的法官和司法助理,组成7个速裁小组。速裁组挂钩多元化调解工作,对入庭民事纠纷实行前置调解程序。如果调解失败,案件将直接移交加急法官进行加急审理。同时,简化速裁程序,充分运用智能语音、视频调解、网上庭审等方式,“提速”案件速裁和审理。今年1月至8月,全市法院速结案件2.94万件,占审结一审民商事案件总数的36.71%,平均案件审理周期35.03天。

“我们整合了原本分散在立案、审判、执行各个环节的职能,将诉前调解、文书送达、材料传递等32项职能从‘后台’推向‘前台’。下一步,我们将重新整合辅助事项并移至中心,全面梳理社会购买服务清单,为社会公众提供准确、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赵震说。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99057.html

合肥劳动纠纷到哪里提起诉讼呢(合肥劳动争议)的相关文章

合肥劳动纠纷到法院起诉要多少钱费用(合肥劳动纠纷到法院起诉要多少钱)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应当首先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劳动者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劳动诉讼诉讼需要缴纳诉讼费。那么,劳动争议案件的诉讼费用是多少?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具体内容。 劳动争议案件的诉讼费用是多少? 劳动争议诉讼费的征收由法律有明确规定。国务院...

合肥劳动争议(合肥劳动纠纷律师)

劳动争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容易发生的纠纷之一。当发生劳动争议提起诉讼时,很多劳动者不知道诉讼时效,从而错过了最佳诉讼时效。那么,劳动争议诉讼时效是怎样的? 一、申请劳动仲裁的期限 2008年5月1日前,根据第《劳动法》号第82条规定,申请仲裁的当事人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60日内向...

合肥劳动纠纷律师(合肥劳动争议)

在工作中,有时难免会遇理的公司,无故克扣工人工资或者解雇工人。这种情况下,劳动者只能申请劳动仲裁。那么劳动争议可以直接起诉吗?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有些?聘请律师处理劳动争议需要多少钱?针对这些问题,法网小编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劳动争议可以直接起诉吗? 根据《中华...

合肥劳动纠纷劳动局有用吗多少钱(合肥劳动纠纷劳动局有用吗现在)

企业拖欠员工工资的行为违反了劳动法。情节严重的,可以构成拒付劳动报酬罪。我国劳动法为员工供了许多法律救济,以保护员工的法权益。其中,向劳动局寻求帮助是一种非常实用有效的方式。 劳动局是民间俗称,正式名称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劳动局是用人单位的法定监管机构。 根据《劳动法》第八十五条规定...

合肥劳动纠纷找律师费用多少(合肥劳动纠纷找律师费用多少钱)

2016年安徽律师收费标准-皖价服(2016)13号 安徽律师收费标准-皖物价服务(2016)13号 各市物价局、司法局,广德县、宿松县物价局: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健全以市场化为主的价格形成机制,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放开部分服务价格意见的通知》号规定(发改物价[201...

继承纠纷到哪里起诉北京,继承纠纷到哪里起诉北京律师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继承纠纷到哪里起诉北京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继承纠纷到哪里起诉北京的解答,让我们一看看吧。 援手律师事务所怎么样? 自己的官司自己能打吗,怎么打? 援手律师事务所怎么样? 援手律师事务所是一家备受赞誉的律师事务所...

劳动争议 劳动纠纷 区别(劳动争议劳动纠纷)

供稿: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作者:夏奇拉 来源:经发网事 特别醒:本账号内凡标注“出处”或“转载自”的作品均转载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仅供读者参考,不代表本账号观点。 编者注 劳动争议案件审理一直是北京法院审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疫情期间,劳动...

劳动纠纷劳动争议区别在(劳动纠纷劳动争议区别是什么)_重复

劳动争议主要包括劳动关系的确认、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终止,解除、解雇、辞职、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等纠纷,以及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补偿等纠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这些纠纷可以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