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金融债务> 正文内容

行政诉讼时效期限的最新规定是什么(行政诉讼时效期限的最新规定哪一条)

合飞律师6个月前(01-14)金融债务12

关于行政诉讼期限的规定,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复议决定不服的,15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

这通常不会引起问题。复核决定将注明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期限。审查机关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审查期限届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随着政府法治意识的增强和法治工作的重视,审查机构不作出决定的情况已经很少了。除非申请审查的机构有错误,否则本人无权做出审查决定。

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复议期限不能超过原行政行为单独计算的诉讼期限。例如,要求行政机关履行职责,而该行政机关未在法定期限内履行职责(有的行政机关有履行职责的期限,有的行政机关没有履行职责的期限)),期限届满后6个月内可以提出请求。数月内提起行政诉讼。此时,您的复议申请也必须在6个月内提交。说白了,不能用先复议再诉讼的方式来延长行政诉讼期限。打官司的时候,还是要依据事实,依据法律。技能有时会伤害人。

2、自知道或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6个月内提出诉讼。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原行政诉讼法规定起诉期限为3个月,但新《行政诉讼法》修改为6个月。修改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保障人民群众的上诉权。因期限问题将群众拒之门外,只会导致上访增多,加剧社会矛盾,不利于社会和谐。

3、如果从来就不知道行政机关作出过行政行为,期限怎么算?

实践中,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后,只告知相对人而不告知利害关系人,或者只告知利害关系人而不告知相对人,或者不告知对方。

在上述情况下,涉及房地产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20年的,法院不予受理;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5年的,法院不予受理。已采取行政行动。这里有一个误解。据认为,任何涉及房地产的案件,诉讼期限必须为二十年。实践中,必须具体情况具体适用,不能生搬硬套。

不受理案件就意味着该案件根本不应该进入法院审理程序。如果受理后发现已超过期限的,也将驳回起诉。也就是说,只要超过了法定的最长期限,无论理由如何,法院都不会受理。这称为绝对期限。

4、还有一种情况要特别注意

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时,相对人知道行政内容,但行政机关未告知相对人提起诉讼的权利和提起诉讼的期限(无论是忘记还是故意)未定),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政起诉期限的日期。起诉期限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计算,但最长不得超过一年。换句话说,你知道内容,但不知道你有起诉权或起诉期限。因此,您不能适用最长起诉期限(五年或二十年),必须在一年内提起诉讼。

旧行政诉讼法规定上述情形的起诉期限为2年,新行政诉讼法现已缩短为1年。修改的目的是要求相对人及时行使起诉权,确保行政权力的稳定性。行政复议决定没有规定起诉期限的,参照执行。目前实践中,很少有人不公开起诉权或起诉期限。行政机关一般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5、如何认定老百姓“应当”知道,这个要由行政机关来举证。

老百姓不知道行政行为。老百姓怎么能为他们不知道的事情提供证据呢?行政机关资源雄厚,举证能力强。因此,根据行政诉讼证据规则的规定和法律精神,行政机关应当提供证据。这称为举证责任倒置。这也可以倒逼行政机关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实践中,有的原告在诉状中声称自己知晓行政行为,但在诉讼中又声称行政机关并未告知其,也不知道该行政行为的发生。这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6、行政不作为的起诉期限

实践中,因行政机关不作为而要求对方履行职责的诉讼案件较多。

行政机关的不作为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你提出申请,要求行政机关采取行动,但行政机关不搭理你,也没有明确拒绝。在这种情况下,自行政机关收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不履行的,可以在两个月内提起诉讼。对于申请后不履行责任的起诉期限是否有限制,实践中存在较大争议。杨律师认为,追诉期限永远不应该过期,因为行政机关的不作为仍在继续。过了一定期限,就不能提起诉讼。老百姓到哪里去讲理呢?

还有紧急执勤保障应用,比如拨打110报警,及时履行执勤。如果没有采取紧急救助行动,并且事后履行责任不再必要或没有意义,您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提起诉讼。不客气。

关于起诉期限问题,实践中情况比较复杂,本文仅简单介绍其中的要点。最后,我们还是要回到本文的主题,不要因为上访而耽误了起诉期限。提起诉讼的期限与诉讼时效的区别不属于本文讨论的范围。

应该说,随着国家法治化进程的推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已经成为全民全社会的共识。法院对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监督也越来越严厉。行政机关违法行政行为受到处罚。官司败诉已经成为常态。因此,我们要相信我国司法的进步,敢于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权益,敢于说实话,敢于对行政机关说不。

抱怨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法治国家的建立有赖于每个人的努力。你们的诉讼、你们的维权也是推动法治的力量。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98660.html

行政诉讼时效期限的最新规定是什么(行政诉讼时效期限的最新规定哪一条)的相关文章

行政诉讼的诉讼时效规定是(行政诉讼的诉讼时效规定是多久)

来源:经发网事 供稿: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特别提醒:本账号内凡标注“出处”或“转载自”作品均转载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仅供读者参考,不代表本账号观点。 案件简介 2018年6月26日,某区住房城乡建设委员会向李某某(以下简称《裁决书》)发出集体土地房...

行政复议期限行政诉讼期限的区别(行政复议期限行政诉讼期限一样吗)

1.请求帮助对象不同。 简单来说,当你对某个部门的行政行为不满,如果到法院去伸张正义,那就是行政诉讼。如果向本部门上级府部门提出投,将会受到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有什么区别? 2.请求帮助的时限不同 这点至关重要。行政行为发生后,我们老百姓可以提起诉讼,六个月内提起...

行政诉讼时效规定最新版(行政诉讼时效规定最新修订)

原标题:确认行政行为无诉是否有追诉期限? 2019年3月19日,某公司以某管委会、某街道办事处为被告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该公司与某管委会、某街道办事处签订土地管理协议-地区办事处无审法院认为,根据原刑法第《高人民法院关于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解释》条规定行政...

行政诉讼诉讼时效(行政诉讼诉讼时效的规定)

1、时期1、当事人直接起诉的案件。起诉期限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已经履复议程序案件。 1)当事人对复议决不服提起诉讼的期限为自收到复议决之日起15日内。“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复核机关逾未作出决定的,当事人可以在...

行政诉讼诉讼时效司法解释(行政诉讼诉讼时效中断)

1、时期1、当事人直接起诉的案件。起诉期限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已经履复议程序案件。 1)当事人对复议决不服提起诉讼的期限为自收到复议决之日起15日内。“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复核机关逾未作出决定的,当事人可以在复核...

行政诉讼的诉讼时效问题有些(行政诉讼的诉讼时效问题包括)_重复

不少网友看完《律师提醒:不要因信访而过了行政诉讼诉期限文章后纷纷私信,其中涉及到很多关于追诉期限的问题。为此,我对上篇文章中诉期限问题进了更正和补充,希望对些网友有所帮助。 关于行政诉讼期限的规定,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复议决不服,15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 这通常不会引...

行政诉讼诉期限总结(行政诉讼诉期限的司法解释)

行政诉讼期限是指法律规定当事人对某一行政行为不服向法院请求司法救济的期限行政诉讼时效制度价值多元方面,尊重长以来事实状态,维护社会秩序特别公法秩序;另方面,可以促使当事人及启动权利救济程序,尽早解决行政纠纷,消除不确性。应尽快确定行政法律关系,从而提高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

合肥当事人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期限(合肥当事人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时间)

第六章行政处罚第六十六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后,当事人应当在行政处罚决规定的期限内履。 当事人确有经济困难,需要缓缴或者分缴纳罚款,经当事人申请,经行政机关批准,可以缓缴或者分缴纳。 第六十七作出罚款决定的行政机关与罚款征收机关应当分开。 除依照本法第六十八、第六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