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查企业的劳动纠纷案件(怎么查企业的劳动纠纷信息)
转载自:经发网事特别提醒:本账号内凡标注“出处”或“转载自”的作品均为自媒体转载,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仅供读者参考。不代表本账号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劳动争议案件审理一直是北京法院审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疫情期间,劳动争议更加复杂,很多员工在面对劳动争议时不知道如何合理维权。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为了更好地让劳动者了解劳动争议案件的相关知识,经发网精心推出《京小槌普法五一特辑》栏目,通过五篇文章介绍公众关心的劳动争议法律知识和维权程序。全面介绍。
一
什么是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劳动权利和义务而发生的纠纷。争议主体仅限于劳动关系双方,内容围绕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根据第《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号条例,劳动争议案件的范围一般包括:(一)因确认劳动关系而发生的争议;(二)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终止发生的纠纷;(三)退市纠纷。因解雇、辞职、辞职而产生的纠纷;(四)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等纠纷;(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金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纠纷;(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二
劳动争议如何解决?
劳动争议发生后,有四种解决方式:一是和解,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自行协商或者委托工会等第三方与用人单位共同协商;二是调解,邀请用人单位内部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者人民调解委员会、乡镇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等基层群众组织进行调解;三是劳动仲裁,劳动者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向当地人民政府提起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时,必须提交仲裁申请书、身份证明材料以及能够证明与被申请人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四、诉讼经仲裁委员会调解并开庭审理后,可以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和解、调解不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必要程序。
一、二审流程图
我国劳动争议解决程序采用“一仲裁、两审判”制度。原则上必须先进行仲裁,然后才进入诉讼程序。进入仲裁程序后,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逾期未作出受理决定、仲裁裁决,或者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向一审法院提起诉讼。对一审法院判决不服的,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向一审法院提起诉讼。上诉至下级法院后,经两级法院审理后最终判决。如果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工资欠条为证据,且主张不涉及其他劳动关系纠纷的,该类拖欠劳动报酬纠纷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不受初步劳动仲裁的限制。程序。
三
如何避免劳资纠纷?
为了避免劳资纠纷的发生,劳动者在求职时要擦亮眼睛。可以到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启信宝、天眼查等平台查询企业信息,了解企业基本情况。还可以到中国判决书网查询用人单位劳动争议相关判决书,提前做好防范,做到心中有数。签订劳动合同时,要仔细核对合同条款,特别是涉及岗位、试用期、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权利和义务的条款,注意不要签订空白合同。签字盖章后,双方各留一份。工作过程中出现纠纷时,应注意收集、保留证据材料,为维护权益做好准备。
东西来了!
附件:北京市各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联系方式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