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全文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实施细则)
每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人民民主全过程的生动体现。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会开幕式上强调,独特的世界观、价值观、历史、文明、民主、生态等……及其蕴含的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是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中国式现代化所蕴含的独特民主观是在总结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基础上提出的,也是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形成的。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扎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这是我们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中政治建设的重大部署。
扎实推进全程人民民主,必须深刻把握全程人民民主的理论内涵。全程人民民主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深化认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规律而创造性提出的重大理论主张。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有利于实现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的统一。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民参与的民主形式。人民广泛参与国家各级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管理,体现了他们作为国家主体的地位和权力。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行人民民主,“始终牢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势力集团、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全过程发展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它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对实践经验的总结,体现了我们党立足中国国情和自身奋斗目标作出的重要价值判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装饰的,而是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经过长期探索,中国成功找到了一条符合自身历史文化传统和具体国情的道路。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道路建立了完整有效的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中国的民主具有独特的优势。其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中国的民主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民主。它最好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当家作主。最能反映人民的民主愿望和政治诉求,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保证人民的根本利益。从根本上说,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与西式民主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已经形成了制度程序完备、参与实践完备的全过程人民民主。
全过程人民民主把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结合起来,集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于一体,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民主选举是中国民主的重要形式,即人民通过选举和投票行使自己的权利,选出代表自己意愿的人来掌控和行使权力。《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规定:“年满十八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选举年限等。有居住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从法律上保障了每个公民参与民主选举的权利。我国的选举内容广泛,包括国家机关选举、村(居)委会选举、企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会选举等,涵盖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的选举是平等的,人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得到充分保障,一人一票、票数等值;我们国家的选举是真实的,不受金钱控制。选民按照自己的意愿选举他们信任的人;我国的选举发达,选举的形式和手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创新和丰富。民主协商是指人们在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的同时,在重大决策制定前和决策过程中也进行充分协商,尽量就共同问题达成共识。人民民主的真谛是大家的事情大家商量,大家的事情大家都讨论。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本质。中国的协商民主是中国独特、独特、独特的民主形式。它基础深厚、形式多样、体系不断完善。充分发扬民主精神,广泛凝聚全社会共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民主决策是人民民主全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决策反映了人民的意愿,保障了人民的权益,增进了人民的福祉。通过人大“开门立法”、政府“开门协商”,广大群众参与基层决策,集体努力、集思广益已成为常态。越来越多的基层声音传到各级决策层,越来越多的群众意见转化为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民主管理,就是人民的事由人民办,人民的事由人民办。在中国,广大人民发扬主人翁精神,发挥主体作用,积极行使民主权利,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全面有效的民主监督,确保人民的民主权利不因选举结束而中断,权力的运用得到有效限制。中国立足自身实际,探索建立了一套有机衔接、协调配合的监督体系,形成了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监察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会计监督、统计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权力监督逐步延伸到各个领域和各个角落。
全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有效的民主。最广泛的,体现在我国人民民主的全过程,就是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人民民主参与不断扩大,允许人民在广泛参与中充分表达意见,国家的各项制度从设计到运营都能满足绝大多数人的期望。最真实的体现在我国人民民主的全过程。在制度设计和法律保障方面,通过合理、科学的程序,充分表达群众真实想法,考虑和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最有效的,体现在我国人民民主的全过程,促进国家高效治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运用,维护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完备的制度程序和完整的参与实践,实现过程民主和结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性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的统一。这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过程发展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扎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关键必须落实到民主政治建设的具体实践中。第一,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经验表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制度”、“中国治理”的最大优势,也是贯穿始终的人民民主的最大优势。优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关键是要增加和扩大这些优势和特点,坚持发挥中国共产党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只有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完善人民民主全过程,才能不断取得民主政治建设新成就。第二,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人民主体作用,维护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让人民群众参与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各级管理、各领域工作,成为国家的主人,让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人翁精神在国家治理中得到充分激发。三要依靠制度和法治,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坚持和完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各方面重要制度,形成科学有效的制度安排,不断转化为具体务实的民主实践。始终健全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尊严和权威,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国家权力来自人民、服务人民、保护人民、增进人民福祉。
(吕立格、李丹阳,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