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拆迁老人怎么安置的(合肥拆迁老人怎么安置房子)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原稿
凌晨5时30分,宜城街前杨村91岁的王常英起床洗漱。她还让儿子儿媳帮她找一件红外套。这对她来说是美好的一天。七时许,包河区宜城街道滨湖润园第三批住房分配处已排起长队。大红气球高高飘扬,“幸福入驻,欢迎回家”的旗帜迎风飘扬。
扫描二维码测温、查看信息后,王奶奶在家人的陪同下,拿到了她最喜欢的新房号码,“33号楼,601,60平方米!我终于盼到了这一天”!”王奶奶笑得合不拢嘴。
这是一次特殊的住房分配活动。住房分配对象多为宜城街道片区内被征迁但尚未安置的老弱病残等租房困难的特殊群体。经居民申请,村街道审核,区委、区政府批准后,享受“提前安置”政策。当天,街道消化剩余住房供应,共有229套安置房迎来新业主,涉及60平米、90平米、100平米三种户型。“考虑到搬迁后老人租房不便,街道经过调查,启动了前期安置工作,希望老人能尽快搬进新家。”宜城街道党工委委员葛宜红说。
据悉,滨湖润源社区位于迎淮路与天津路交叉口。社区公共配套服务设施齐全。拥有5000多平方米的菜市场。建成24班幼儿园。中小学正在建设中。步行5分钟即可到达地铁站。仅需10分钟即可到达7号线宜城站。此外,正在建设中的地铁7号线也贯穿该区域。下一步,街道内高标准建设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相关场所也将投入使用。搬迁居民可就近一站享受。生活方式支持服务。
作为合肥市大规模建设的主阵地和战场,“十四五”开局之年,包河区在群众关心的安置房建设上持续发力,取得了丰硕成果。围绕群众迫切需要,广泛开展“难安置”专项工程。治理工作方面,“五年搬迁安置行动”启动,势头密集、势头强劲。计划到2025年底建成交付安置房项目63个,总面积约1435万平方米,安置人口18.07万人,完成尚未搬迁和搬迁群众的全部安置。推动包河区从大规模征地到高水平建设管理的历史性转变,打造与“三个示范区”相匹配的城市形象和城市品质和现代化中心城市建设。(杜靖石玉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