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逾期无力偿还,资不抵债如何自救?
原创文章内容:
面对债务逾期、资不抵债的困境,许多人会陷入焦虑与迷茫,甚至选择逃避,但逃避只会加剧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理性分析、主动沟通和法律介入,以下是应对资不抵债的核心思路:
主动沟通是第一步:协商比拖延更重要
债务逾期后,债权人最担心的是“失联”,此时应主动联系对方,说明当前经济状况,并提供收入证明、财产清单等材料佐证。协商分期还款、利息减免或债务重组,往往比被动等待起诉更有利于双方,信用卡逾期可通过银行个性化分期方案减轻压力,民间借贷可尝试签订补充协议延长还款期限。
法律程序是最后防线:破产清算≠人生终点
若资产远低于债务规模(即“资不抵债”),可考虑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个人可申请“个人债务集中清理”(类似个人破产制度),企业则可启动破产清算或重整程序。《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已为个人提供债务豁免的可能,但需符合诚信条件并接受财产调查,这一过程虽复杂,却能避免无休止的催收和法律风险。
资产优化与收入开源:止损比盲目还债更实际
资不抵债时,需优先保护基本生活资产(如唯一住房)。变卖非必要资产、暂停高风险投资,将资金用于稳定收入来源(如技能培训、副业),警惕“以贷养贷”陷阱,避免债务雪球越滚越大。
建议参考:
- 保留所有债务凭证(合同、转账记录、催收短信),避免被虚增债务。
- 咨询专业律师或法律援助机构,了解自身权利义务。
- 调整心态,债务问题本质是经济问题,积极应对才能走出困境。
相关法条: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675条:借款人应按约定期限还款,否则需支付逾期利息。
- 《企业破产法》第2条: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不抵债,可依法申请重整或破产清算。
- 《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第3条:诚实但不幸的债务人可申请免除未清偿债务。
小编总结:
债务危机并非绝路,核心在于“止损、协商、依法解决”,逃避只会让问题恶化,而主动规划还款、善用法律工具,才是破局之道,资不抵债是经济状态,不是人格污点;理性应对,才能重启人生。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