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赔偿后可以解除合同吗
在某些情况下可以
一、工伤赔偿解除合同的条件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在下列情况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 用人单位故意拖欠或者无故拖欠劳动报酬超过规定期限的;
(2) 用人单位故意解除劳动合同,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
(3) 用人单位因劳动合同法规定之外的原因单方解除合同的;
(4) 用人单位严重违法劳动合同或者法律、法规,致使劳动者不能正常履行劳动合同的。
二、工伤赔偿不解除合同的情形
如果劳动者遭受工伤,并已获得工伤赔偿,则在以下情况下,不能解除劳动合同:
(1) 劳动者继续具备履行劳动合同的能力,且用人单位同意劳动者继续履行合同的;
(2) 劳动者因工伤致残,但仍能履行劳动合同部分内容的,用人单位应当为其安排适当的工作;
(3) 劳动者因工伤致残,丧失劳动能力的,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能解除劳动合同。
三、工伤赔偿解除合同的程序
劳动者如果因工伤赔偿而解除劳动合同,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 向用人单位提出书面解除合同通知;
(2) 用人单位应自收到解除合同通知之日起30日内解除劳动合同;
(3) 用人单位应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
四、工伤赔偿解除合同的注意事项
劳动者在因工伤赔偿而解除劳动合还应注意以下事项:
(1) 工伤赔偿金领取完毕后解除合同的,用人单位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2) 劳动者因工伤致残,领取伤残津贴期间,用人单位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3) 劳动者被评定为1级至4级伤残后,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
如果有法律疑问可直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