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工伤不赔偿可以吗
发生工伤后是否可以不赔偿,是许多工伤者关心的问题。答案是不能。根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和《劳动法》,用人单位对工伤职工负有赔偿责任,不得以任何理由拒不赔偿。
用人单位赔偿工伤的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30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工伤保险登记。用人单位未按时办理工伤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用人单位处应缴工伤保险费的2倍罚款。”
《劳动法》第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危害防护,对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进行专门培训,并定期对其进行健康检查。”第五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职业健康检查,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用人单位拒不赔偿工伤的后果
如果用人单位拒不赔偿工伤,可能承担以下法律后果:
1、行政处罚:劳动保障部门可以责令用人单位改正,并处以罚款。
2、民事赔偿:工伤职工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要求用人单位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损失。
3、刑事处罚:如果用人单位拒不赔偿工伤,情节严重,可能构成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
工伤赔偿的途径
工伤职工获得赔偿的途径有:
1、工伤保险:职工发生工伤后,用人单位应当在30日内申请工伤认定,职工可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伤残津贴等。
2、民事诉讼:如果工伤保险待遇不能满足工伤职工的损害赔偿要求,职工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用人单位赔偿差额部分的损失。
如果您有法律疑问可直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