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普法百科> 正文内容

工伤赔偿后要解除劳动合同吗

合飞律师1个月前(05-23)普法百科3

工伤事故后,受伤员工是否需要解除劳动合同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相关的法律规定,帮助您了解工伤赔偿后的劳动合同处理原则。

一、工伤赔偿后要解除劳动合同吗?

根据《劳动法》第42条规定,用人单位在下列情况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失的;

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在试用期内擅自离职的;

劳动者因个人原因不能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

劳动合同到期或者劳动合同解除。

工伤赔偿后,劳动者是否需要解除劳动合同,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如果劳动者因工伤导致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无法胜任原岗位工作,经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后仍不能胜任工作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支付工伤赔偿金。

二、工伤后员工主动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

如果劳动者因工伤导致劳动能力等级的下降,且无法调换至相适应的其他岗位,可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法》第47条的规定,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为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

三、工伤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

如果用人单位因劳动者工伤后无法胜任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按照《劳动合同法》第48条的规定,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与上述劳动者主动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标准相同。

工伤赔偿后是否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根据劳动者的伤情和劳动合同的具体约定来判定。劳动者因工伤导致丧失劳动能力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应当支付工伤赔偿金。劳动者因工伤导致劳动能力下降的,如果无法调换至相适应的其他岗位,可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用人单位因劳动者工伤无法胜任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的,也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948117.html

工伤赔偿后要解除劳动合同吗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