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普法百科> 正文内容

工伤后赔偿没有时效吗

合飞律师1个月前(05-23)普法百科3

——工伤后赔偿没有法定期限,但有举证时效

工伤后赔偿是否没有时效,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问题。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5条规定,因工伤导致劳动能力下降的,劳动者可以申请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在实践中,这一待遇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伤残津贴、护理费等。而根据《劳动法》第87条规定,劳动者在受伤后应当及时向工作单位申报工伤。

一、工伤后赔偿没有法定期限

目前,我国法律对于工伤后赔偿申请没有设置法定期限。这意味着,劳动者只要能够证明自己存在工伤事实,即使过了很长时间,也可以申请工伤保险待遇。

二、举证时效的限制

虽然工伤后赔偿没有法定期限,但劳动者申请工伤保险待遇时,存在举证时效的限制。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5条规定,劳动者因工伤需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应当在工伤发生后30日内提出鉴定申请。如果劳动者超过30日才提出鉴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不予受理。

三、证明工伤事实

在工伤后赔偿纠纷中,劳动者负有证明工伤事实存在的举证责任。劳动者可以提供以下证据证明工伤事实:

(1)医疗机构的诊断证明书或病历;

(2)事故发生时的现场照片或视频;

(3)事故发生时的报警记录或其他相关材料;

(4)工作单位出具的工伤认定书;

(5)其他能够证明劳动者存在工伤事实的证据。

四、举证时效的例外情况

在以下情况下,劳动者可以免于举证时效的限制:

(1)存在特殊原因导致劳动者无法及时提出鉴定申请,如交通不便、疾病等;

(2)劳动者对工伤事实不知道或者存在疑问;

(3)劳动者因受迫于各种原因而没有提出鉴定申请。

如果您有工伤方面的法律疑问,可以在本站免费向律师咨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946626.html

工伤后赔偿没有时效吗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