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免职和撤职有什么区别?一文看懂背后的法律真相!

合飞律师1个月前 (05-17)普法百科8

在职场、公务员体系,甚至一些企业管理中,我们常常会听到“免职”和“撤职”这两个词,很多人以为它们差不多,甚至可以互换使用,但其实这两者在法律性质、适用情形以及后果上,存在着本质区别。

今天我们就来深入剖析一下:“免职和撤职有什么区别?”这个问题,帮助你理清概念,避免混淆。

免职和撤职有什么区别?一文看懂背后的法律真相!


免职与撤职,到底有何不同?

(1)什么是免职?

免职,简单来说就是“解除职务”,通常是一种正常或中性的职务变动行为,它并不一定带有惩罚性质,可能是组织根据工作需要进行的岗位调整、人员调动,也可能是因个人原因(如退休、辞职、换岗)而发生的变化。

一个部门经理因为公司结构调整被调离原岗位,这就是典型的“免职”。

(2)什么是撤职?

撤职则完全不同,它是具有明显惩戒性质的一种行政处分手段,一般是因为员工或者公职人员在履职过程中出现了严重违规违纪行为,导致其不再适合继续担任现有职务,因此被强制去除职务。

某位公务员因滥用职权被纪检监察机关调查后取消其原有职务,这就属于“撤职”。

一句话总结
✅ 免职是职务调整,不一定有错;
❌ 撤职是错误处理的结果,往往意味着责任追究。


“免职”与“撤职”的核心区别对比

对比维度免职撤职
法律性质中性/程序性惩戒性
是否有过错不要求有过错必须存在过错或严重失职
法律依据单位内部制度、人事规定等行政处分条例或其他法律规定
后果可以重新任职,影响较小伴随名誉损害、影响晋升、降薪等
是否可申诉一般不可申诉(非处罚)可提起申诉或复核

遇到这些情况该怎么办?建议参考

如果你或者是你身边的人面临“免职”或者“撤职”的问题,首先要判断清楚这是属于哪种情形:

  • 如果是正常的岗位调整或合同到期自然变动,那就是“免职”,不需要过于担心;
  • 如果是有明确的纪律处分文书,特别是由纪委、监察机关、单位内部通报批评并取消职务的,那很可能就是“撤职”。

建议如下

  1. 保留所有相关文件与通知,包括人事任免决定、通报文件、会议纪要等;
  2. 如认定为“撤职”,应查阅是否符合《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相关法规的规定;
  3. 若认为处理不当,可向单位人事、纪检部门提出书面异议或复核申请
  4. 必要时咨询专业律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相关法律法规参考

以下是与“免职和撤职”相关的法律条文供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18年修订)

第八十五条:对公务员的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第九十二条:公务员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不得晋升职务、职级和级别。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第六条:行政机关公务员受到撤职处分的,应当降低职务层次,并重新确定工资等级。

第七条:撤职处分适用于严重违反职责的行为,如贪污受贿、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等。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第十六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不合格的,用人单位可以根据情况调整岗位或者解除聘用合同。

这些法律条文清晰地表明,“撤职”是作为行政处罚机制的一部分,而“免职”则多用于管理层面的工作安排,两者有着截然不同的法律地位。


小编总结:认清“免职”与“撤职”,不做职场“背锅侠”

在现实中,很多人因为不了解“免职”和“撤职”的区别,可能在遭遇不公时选择沉默,甚至被误读为“有问题”,每一个决定的背后都应有合法合理的依据。

一定要记住:🔹 免职不代表贬义,也不等于处分
🔹 撤职则是组织对你行为作出否定评价后的结果

无论你是普通职员、国企员工,还是国家公职人员,在面对任何职务去留问题时,都要保持清醒头脑,了解自己权利的同时,也要学会依法维权。

搞清楚“免职和撤职有什么区别”,不仅是对法律素养的提升,更是对自己职业生涯的一种保护。

免职和撤职有什么区别?一文看懂背后的法律真相!,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902504.html

免职和撤职有什么区别?一文看懂背后的法律真相!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