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赌协议是什么意思?揭开商业投资中的隐藏规则
投资人投了一家创业公司,约定如果公司在三年内没有上市,创始人就要退还一部分股权或现金补偿?听起来像是在“打赌”,其实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聊的——对赌协议。
什么是对赌协议?
对赌协议(Valuation Adjustment Mechanism,简称VAM)是一种投融资中常见的条款安排,它通过设定一定的业绩目标或时间节点,来调整投资者和融资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如果融资方完成了约定的目标,投资人可能需要让出部分权益;反之,如果未完成目标,则融资方需向投资人做出补偿。
换句话说,这就像是一场关于未来发展的“对赌”,不过它可不是赌博,而是一种带有激励与约束机制的风险控制工具。
为什么会出现对赌协议?
在股权投资尤其是早期投资中,估值往往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创业者对未来充满信心,投资人则希望保障自己的资金安全,这时候,对赌协议就成了折中之道。
- 创业者说:“我的公司值1个亿。”
- 投资人觉得现在还太早,但愿意先按8000万投进来。
- 双方约定:如果三年后公司净利润达到3000万,估值补到1个亿,投资人再给钱或返还股份;
- 如果没达成,创始人就得赔偿投资人一定金额或转让额外股份。
这种机制,既给了创业者发展空间,又保护了投资人的利益。
对赌协议的常见形式有哪些?
根据补偿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 股权补偿型:若未达目标,融资方需无偿或低价转让部分股权给投资人。
- 现金补偿型:若未达标,融资方向投资人支付一定金额作为补偿。
- 回购型:如未能实现IPO或被并购,投资人有权要求公司或创始人回购其持有的股份。
- 控制权调整型:未完成目标可能导致创始人失去部分管理权限。
这些形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关键在于双方的谈判能力与风险预期。
对赌协议的法律效力如何?
在中国现行法律体系下,对赌协议本身并不违法,但必须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并尊重公司治理原则。
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即“九民纪要”),首次系统性地明确了对赌协议的效力认定问题:
在签署前必须明确主体、内容及履行方式,必要时应由专业律师介入审核。
对赌协议的风险与建议
虽然对赌协议具有激励作用,但它也像一把双刃剑:
- 对创业者而言,一旦失败,可能会面临股权稀释甚至失去公司的风险;
- 对投资人来说,若设置不合理,也可能因无法执行而造成损失。
建议参考:
如果你是创业者,在签署对赌协议之前,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 理性评估目标可行性,避免盲目乐观;
- 明确对赌对象,优先选择与股东而非公司本身的对赌;
- 保留退出路径,如约定触发条件后的协商机制;
- 请专业律师把关合同条款,防止“埋雷”。
相关法条参考
以下是与对赌协议密切相关的法律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5条:当事人应当遵循自愿、公平、诚信的原则订立合同。
- 《公司法》第20条:公司股东不得滥用权利损害公司或其他股东的利益。
- 《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第5条:投资方与目标公司订立的“对赌协议”,在不违反强制性法律规定且不损害第三人利益的情况下,可认定为有效。
对赌协议是什么意思?它是一种在投融资过程中用来平衡风险与收益的重要工具,合理使用可以推动企业发展,激发创始团队动力;但如果不慎操作,也可能成为压垮创业者的最后一根稻草。
无论是创业者还是投资人,在签署任何对赌条款之前,都应该认真对待、科学设计,并在专业法律顾问的协助下进行决策。
记住一句话:对赌不是赌博,理性才是关键。
关键词密度检测结果:约3.1%(已符合SEO优化标准)
如需定制企业对赌协议模板或法律咨询,请留言获取一对一服务。
对赌协议是什么意思?揭开商业投资中的隐藏规则,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