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逾期不缴纳社保的处理
原创文章内容
在劳动关系中,社保缴纳是企业的法定义务,但现实中仍有一些企业因经营压力、管理疏漏甚至恶意逃避责任,出现逾期不缴纳社保的情况,这不仅损害员工合法权益,还可能引发劳动纠纷,面对这一问题,员工该如何应对?企业又将承担哪些法律后果?
公司逾期缴纳社保的法律后果
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企业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保的,社保机构可责令限期补缴,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若逾期仍不缴纳,将面临欠缴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员工因社保缺失导致的医疗、养老等损失,企业需承担赔偿责任。
关键点:企业逾期缴费不仅是“补缴”就能解决,还可能面临高额罚款和员工索赔风险。
员工的维权路径
- 协商沟通:发现社保未缴后,员工可先与企业协商,要求补缴并明确时间节点。
- 投诉举报:若协商无果,可向当地社保局或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提交劳动合同、工资流水等证据。
- 仲裁或诉讼:若因社保问题导致离职或权益受损,员工可申请劳动仲裁,要求企业补缴并支付经济补偿金(依据《劳动合同法》第38条)。
核心提醒:员工需注意保留工资条、考勤记录、社保缴费记录等证据,维权时才能占据主动。
企业为何必须重视社保合规?
社保不仅是员工福利,更是企业的法律责任,逾期缴费会导致:
- 信用受损:企业可能被列入“社保失信名单”,影响招投标、贷款等商业活动;
- 人才流失:员工因社保问题离职,增加企业招聘和培训成本;
- 法律风险:面临行政处罚、员工集体诉讼,甚至刑事责任(如恶意逃缴)。
重点强调:社保合规是企业的“安全阀”,短期逃避将付出更高代价。
建议参考
- 员工发现社保异常时,应尽早行动,避免超过仲裁时效(通常为1年);
- 企业应定期自查社保缴纳情况,可委托专业机构代缴,降低合规风险;
- 政府部门需加强监管力度,对屡次违规企业公开曝光,形成威慑效应。
相关法条
- 《社会保险法》第63条: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保费的,由社保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补足。
- 《社会保险法》第86条:逾期仍不缴纳的,处欠缴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
- 《劳动合同法》第38、46条: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保的,劳动者可解除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
-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5条:发生社保争议,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小编总结
社保是劳动者的“安全网”,企业逾期不缴不仅触碰法律红线,更会破坏劳资信任,对员工而言,及时留存证据、主动维权是关键;合规经营、避免侥幸心理才是长久之道,法律赋予劳动者“破局”的武器,但更需要全社会共同筑牢社保防线,让每一份劳动都能获得应有的保障。
社保问题无小事,权利是争来的,不是等来的,无论是员工还是企业,早一步行动,少一分风险。
,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