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打工不给钱也没有合同怎么办
未成年人打工是违法行为,但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建议及时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举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劳动报酬。同时,可以寻求法律援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用人单位雇用未成年人工作是违反法律法规的。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如果是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必须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并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及时采取行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第一步,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举报。劳动监察部门有职责对用人单位的劳动用工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于违法用工和拖欠工资的行为,他们会依法进行处理。在投诉时,未成年人可以提供自己在该单位工作的相关证据,如工作记录、聊天记录、证人证言等,以证明自己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以及工作的事实。
其次,如果情况较为复杂或者涉及的金额较大,未成年人可以寻求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是为经济困难的公民和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免费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通过法律援助,未成年人可以获得专业的帮助,律师会根据具体情况,为未成年人制定合理的维权方案,并代表未成年人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或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
此外,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也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积极协助未成年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监护人可以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协商,要求其支付劳动报酬。如果协商不成,监护人可以陪同未成年人一起向相关部门投诉举报或寻求法律援助。
总之,未成年人打工不给钱且没有合同的情况是不合法的,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应该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社会各界也应该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杜绝用人单位违法雇用未成年人的行为,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