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职劳动者是否属于劳动关系
兼职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为其成员,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提供有报酬的劳动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兼职劳动是指劳动者在某一时期内,同时受雇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用人单位而从事的劳动。
在判断兼职劳动者是否属于劳动关系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看双方是否有建立劳动关系的合意。用人单位是否明确表示招聘该劳动者为其员工,劳动者是否接受这种雇佣关系。
劳动者是否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和指挥。包括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工作地点等方面是否受到用人单位的约束。
劳动者从事的劳动是否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如果劳动者的工作与用人单位的主要业务直接相关,那么更有可能形成劳动关系。
用人单位是否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这是劳动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
然而,兼职劳动者与全日制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上可能存在一些差异。例如,在工作时间、福利待遇等方面可能会有所不同。
需要注意的是,法律对于兼职劳动关系的认定可能因地区和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在实践中,可能需要根据具体的法律法规和司法判例来确定。
总之,兼职劳动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但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应当了解相关法律规定,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避免产生法律纠纷。
法律依据:《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 第一条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