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要给劳动者么
劳动合同是需要给劳动者一份的。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后,应当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给劳动者。这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
劳动合同对于劳动者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它明确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福利待遇等重要事项。劳动者持有劳动合同,可以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在劳动过程中有据可依。
如果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交付给劳动者,可能会导致以下后果:劳动者可能无法准确知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在劳动争议发生时处于不利地位。劳动监察部门等有权机构可能会对用人单位进行处罚,要求其改正违法行为。
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看,及时将劳动合同交给劳动者也是其应尽的义务。这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劳动关系,增强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的信任和归属感。同时,也能避免因未交付劳动合同而引发的法律风险和纠纷。
在实践中,劳动者如果发现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交付给自己,应当及时与用人单位沟通,要求其交付。如果用人单位拒绝交付,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总之,劳动合同必须要给劳动者,这是法律的明确要求,也是保障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基础。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第八十一条
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未载明本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或者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