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劳动合同是无效
以下劳动合同可能是无效的: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劳动合同的有效性对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至关重要。当一方通过欺诈、胁迫等不正当手段,让另一方在不知情或被迫的情况下签订或变更劳动合同,这样的合同通常是无效的。例如,用人单位故意隐瞒工作环境中的重大安全隐患来与劳动者签订合同。若合同中存在用人单位故意免除自身应承担的法定责任,或者不合理地排除劳动者合法权利的条款,该合同也可能无效。比如,合同中规定劳动者在工作中受伤用人单位概不负责。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劳动合同也是无效的。比如,约定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报酬。
在实际情况中,判断劳动合同是否无效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一旦出现对合同有效性的争议,双方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来解决。劳动者要增强法律意识,及时发现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也应依法依规签订劳动合同,避免因合同无效带来的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同时,劳动行政部门也会对劳动合同进行监管,以保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六条
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