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况下认定遗嘱是无效的呢(哪些情况下认定遗嘱是无效的情形)
遗嘱是遗嘱人在生前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遗产或者其他事务进行个人处分的法律行为。是传承的重要基础之一。那么什么情况下遗嘱无效呢?
网友咨询:
什么情况下遗嘱会被认定为无效?
律师答复:
一、无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遗嘱无效。无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即使取得完全行为能力,其原有遗嘱仍然无效。
2、受胁迫、欺骗而订立的遗嘱无效。受胁迫、欺骗而订立的遗嘱,不是遗嘱人遗嘱的真实表达,也应当无效。
3、伪造的遗嘱无效。伪造的遗嘱根本不表达死者的意图。因此,伪造的遗嘱即使不损害继承人的利益,不违背被继承人的意思表示,也是无效的。
4、被篡改的遗嘱内容无效。遗嘱被篡改后,被篡改的部分无效,但不影响遗嘱中未被篡改内容的有效性。
5、遗嘱没有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股份的,对应保留的必要股份的处分无效;继承人是否缺乏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应当根据遗嘱生效时继承人的具体情况而定。当然。遗嘱人在遗嘱中处分国家、集体或者他人所有的财产的,该部分遗嘱也应当视为无效。
六、危急情况消除后,口头遗嘱人能够以书面或者记录形式立遗嘱的,先前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
律师补充道:
遗嘱公证所需程序:
1、遗嘱人明确遗嘱内容后,亲自向居住地公证机构提出申请;
2、遗嘱人须本人携带身份证明、遗嘱分配财产的产权证明等相关材料,亲自到公证处办理公证;
3、公证处受理申请后,遗嘱人明确遗嘱,公证员负责记录;
4、领取公证书原件及数份副本。
《民法典》第1143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遗嘱无效。
遗嘱必须表达立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以欺诈、胁迫手段所立的遗嘱无效。
伪造的遗嘱无效。
如果遗嘱被篡改,被篡改的内容将失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