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政协换届完整程序
县级政协换届的完整程序包括准备工作、委员推荐提名、考察、协商确定、选举等步骤。
县级政协换届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有着严格而规范的程序。
首先是准备工作,要成立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和相关工作机构,制定详细的换届工作方案和日程安排。
接着进行委员的推荐提名。这通常由各党派、团体、界别等根据相关规定和要求,提出初步人选。
对推荐提名的人选要进行全面考察,了解其**素质、业务能力、品德作风等方面的情况,确保候选人符合政协委员的标准和要求。
然后通过充分的协商,确定正式的委员候选人名单。协商过程要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保证名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选举是换届程序的关键环节。要严格按照选举办法和程序进行选举,确保选举的公正、公平、公开。选举产生新一届政协领导机构和委员。
在整个换届过程中,还需要做好宣传工作,让广大群众了解换届的意义和程序。同时,要加强监督,防止出现违规违纪行为。只有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才能确保县级政协换届工作的顺利完成,为政协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法律依据:《中国人民**协商会议章程》第五十六条
中国人民**协商会议各级地方委员会设常务委员会主持会务。
常务委员会由地方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常务委员组成,其候选人由参加各该地方委员会的各党派、团体、各民族和各界人士协商提名,经全体会议选举产生。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