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除与除名的工龄怎么计算的
开除与除名的工龄计算方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一般来说,如果是因为劳动者的过错导致被开除或除名,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之前的工龄可能不予计算;但如果开除或除名决定被认定为不合法或不合理,劳动者可能有权要求计算之前的工龄。
开除和除名是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一种惩戒措施。在工龄计算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需要明确开除和除名的原因。如果劳动者是因为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等过错行为而被开除或除名,并且用人单位的处理决定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规定,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可能会认为劳动者的行为损害了单位的利益,因此可能不认可劳动者之前的工龄,不予计算。
然而,如果用人单位的开除或除名决定存在问题,比如没有充分的证据支持、违反了法定程序或者规章制度本身不合法等,那么劳动者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果劳动者的诉求得到支持,那么之前的工龄可能会被要求计算。
另外,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即使劳动者存在一定的过错,但如果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工龄也可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计算。例如,劳动者虽然违反了规章制度,但情节较轻,或者用人单位在处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过错等。
总之,开除与除名的工龄计算问题较为复杂,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劳动者在遇到此类问题时,应及时咨询专业,了解自己的权益和法律规定,以便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用人单位在做出开除或除名决定时,也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规定,确保处理决定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