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误存多少钱不还为犯罪
银行误把钱存入他人账户的情况并非罕见,很多人可能会好奇,如果误存的金额较大,不予返还是否构成犯罪?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一、银行误存多少钱不还为犯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71条规定,构成犯罪的银行误存金额标准为5000元以上。
具体而言,如果银行误存的金额达到5000元,且符合以下条件,则可能构成犯罪:
故意不返还:收款人明知是银行误存,却故意不予返还。
有占有目的:收款人主观上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意图将误存的金额据为己有。
违法数额较大:误存金额达到5000元以上。
二、银行误存5万不还算什么罪
如果银行误存5万元,且符合上述构成犯罪的条件,则可能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12条的规定,犯此罪最高可处七年有期徒刑。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是指对他人犯罪所得的财物或者其他犯罪所得的收益明知是犯罪所得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的犯罪行为。
三、银行误存10万不还构成诈骗罪吗
如果银行误存10万元,且符合上述构成犯罪的条件,则可能构成诈骗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的规定,犯此罪最高可处十年有期徒刑。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在银行误存的情况下,收款人故意不返还误存金额,可以视为隐瞒真相。
银行误存金额达到5000元以上,且收款人明知是误存、故意不返还并有占有目的,则可能构成犯罪。具体的犯罪类型根据误存金额和收款人的主观意图而定,可能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或诈骗罪。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