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影响有哪些

合飞律师2个月前 (03-16)普法百科3

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影响有哪些?

1、书面劳动合同的限制和惩罚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的规定,企业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与劳动者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未签订书面合同的将面临赔偿责任。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六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并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如果超过一年还未订立书面的合同的,则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适用有关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

综上所述,企业在人才招聘之后若迟迟不与劳动者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将面临众多的潜在问题。如果故意拖延或者拒绝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逃避应当履行的劳动合同义务,任意解除劳动关系,也将面临法律的制裁。

同时,劳动合同的签订需要符合的规定,某些企业在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中规定因工负伤协议“自理”,甚至签订了生死合同等内容,这些规定明显违反了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使这类合同自签订之日起就成为无效或部分。

根据《》第九十七条的规定,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订立的无效合同,对劳动者照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因此对于企业,更应该在劳动合同签订之前仔细审阅劳动合同,避免与有关法律法规产生冲突。

同时合同内容还应当全面,《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规定了劳动合同的内容,分为必备条款和约定条款两部分,对于必备条款,合同必须写明,对于约定条款,可以双方当事人根据劳动关系的内容和需要来约定。

如果缺乏必备条款或不提供劳动合同文本还应承担《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一条规定的相应责任。如果条款过于简单或者语言表达不明确,很容易产生认识和理解上的分歧和矛盾,发生争议和法律纠纷。

2、违约责任的限制

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又称违约责任,是指劳动合同的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合同约定时所承担的法律后果。我国《劳动合同法》在劳动合同违约责任制度中采取的是对劳动者倾斜保护。主要体现在违约金的设置和劳动合同的解除方面。

在违约金设置方面,我国《劳动合同法》从倾斜保护劳动者权益角度出发,违约金立法采纳的是限制违约金,即法律允许设定违约金的情形只限于劳动者的某些违约行为,而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约定违约金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违约金的情形限定为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或约定。

在劳动合同的解除问题上,《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劳动者在内可以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第三十八条又规定了六种情形,在这六种情形下,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而无须提前三十日告知用人单位。从理论上讲,这两条赋予了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在其他方面并没有对劳动者的单方解除权做出其他任何限制性规定,换种说法即劳动者权的行使是以牺牲用人单位的利益为代价的。

《劳动合同法》却对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做出了严格的限制,如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这些都对用人单位的单方解除权进行了诸多限制,由此可见,法律赋予用人单位的单方解除权,比赋予劳动者的单方解除权要小得多,弱得多。

3、书面免责的效力限制

我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二项和第三项的规定,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的权利,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劳动合同全部或者部分无效。可见,我国劳动立法对用人单位免除法定责任的行为是持否定性态度的,其直接后果是劳动合同的部分或全部无效。

其次,劳动合同的附和性使得免责条款的约定性弱化。劳动合同所具有的附和性意味着劳动合同的格式化或标准化,这样就涉及到了格式合同的免责条款问题。《》第四十条规定:“……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依此规定,格式条款中不得约定任何免除格式条款提供人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内容。

但《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同时规定:“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请对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责任的条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依此规定,格式条款中可以约定免除或限制格式条款提供人责任的条款,前提条件是该条款内容符合公平原则,并依法履行了提示和说明义务。这两条在事实上存在矛盾:如果“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格式条款真的一律无效,则第三十九条“提请对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责任的条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的规定就没有任何意义—提示不提示、说明不说明,该条款本身都无效,提示和说明就纯属多余。由于前后两条规定不一,实践中当事人能否有条件地约定免除或限制条款提供人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格式条款就成为一个问题。

4、缴纳社会保险的约束

在实务操作中,有的的员工因为不想被扣缴社会保险费与企业签订自愿不缴的书面文件,但即使这样仍然是无效的,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只要违反法律规定义务,就会承担相应责任,即使员工明确同意放弃享受社会保险,也不能免除用人单位为员工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法定义务。有的员工会要求企业将社保费用加在工资里进行发放,但是一旦双方发生纠纷,员工随时可以要求企业补缴社保,甚至以此为由称企业违约,要求企业支付经济补偿。

同时,有很多单位在试用期内不缴纳社会保险,用人单位认为人员流动性较强,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手续繁杂,短期内频繁地入职离职,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从简化工作的角度考虑,很多工作就做得不是很规范。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七条、第十九条的规定,试用期尽管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协商约定的考察期,但试用期应包括在劳动合同期中,也就是说,劳动者实际上已经与用人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必须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并为其办理社会保险。企业不为试用期劳动者缴纳社保属“欠保”违法行为。

社会保险是国家为员工的生活、医疗保障而实行的强制性保险。所谓强制性,就是由法律法规直接对双方的权利义务作出规定,双方当事人不得自由协商。因此社会保险是否缴纳、如何缴纳都不是用人单位与员工之间可以相互商量的事宜,用人单位应该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即使双方有书面约定,只要与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相违背,约定也是违法的,定约双方还是应该按照法律法规来执行。

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

1、合法原则。合法是劳动合同有效的前提条件。所谓合法就是劳动合同的形式和内容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首先,劳动合同的形式要合法,如除非全日制用工外,劳动合同需要以书面形式订立,这是本法对劳动合同形式的要求。其次,劳动合同的内容要合法。本法第十七条规定了劳动合同的九项内容。

2、公平原则。公平原则是指劳动合同的内容应当公平、合理。有时合法的未必公平、合理。用人单位不能滥用优势地位,迫使劳动者订立不公平的合同。

3、平等自愿。平等自愿原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平等原则,一是自愿原则。这里讲的平等,是法律上的平等,形式上的平等,在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形势下,多数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地位实际上做不到平等。但用人单位不得于用优势地位,在订立劳动合同时附加不平等的条件。

自愿原则包括订不订立劳动合同由双方自愿,与谁订劳动合同由双方自愿,合同的内容双方自愿约定等。根据自愿原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迫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

4、协商一致。合同是双方意思表示一致的结果,劳动合同也是一种合同,也需要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协商一致,达成合意。现实中劳动合同往往由用人单位提供格式合同文本,劳动者只需要签字就行了。格式合同文本对用人单位的权利规定得比较多,比较清楚,对劳动者的权利规定得少,规定得模糊。在使用格式合同时,劳动者要认真研究合同条文,对自己不利的要据理力争。

5、诚实信用。就是在订立劳动合同时要诚实,讲信用。如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双方都不得有欺诈行为。

综上所述,就是小编关于劳动合同的一些理解与整理了,大家可以仔细阅读本文,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做出明智的决定与处理。如果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或者有其他任何法律问题,可来合飞律师网,会有专业的律师为你解答,定能完美解决你的烦恼。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412153.html

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影响有哪些的相关文章

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辞退的经济补偿金如何计算

一、法用人单位辞退的经济补偿金如何计算 用人单位辞退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计算,主要依据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 1. 一般情况。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赔偿(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怎样赔偿)

我国律对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是很多相关规定的,我们可以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如果您生活中遇到了律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本篇文章的内容来了解一用人单位中途终止合同怎样补偿,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相关的律规定。 用人单位中途终止合同怎样补偿 1、在劳动合同期内(如果劳动者没过...

用人单位可以方变更劳动合同吗(用人单位可以方变更劳动合同吗怎么写)

签订劳动合同并不意味着合同内容不变。毕竟生活中的事情变幻莫测、不可预测,们能想到的东西是限的。因此,本合同的内容可能会因某客观情况的变化而略修改。作为用人单位,您对劳动合同的内容绝对的发言权吗?我可以方变更劳动合同吗? 举个案例 赵某在某公司担任财务员,月薪6000元。一天,老板...

用人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如何赔偿已经满一年(用人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如何赔偿公积金)

用人单位无故辞退劳动者或者正当理由辞退劳动者时,劳动者可以获得经济补偿吗?当用人单位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员工如何维护自身权益并获得双倍工资?我们来看下面这个案例。 案件。小李于2014年到被告公司上班,担任该公司部门经理。双方约定实习期为三个月。工作期间,小王多次被安排出差,节假日加班。小李...

用人单位未续签劳动合同但继续工(用人单位未续签劳动合同继续上班的)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劳动合同期满时,劳动合同终止。所谓劳动合同终止,是指用人单位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消灭。因劳动合同到期解除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但实践中,存在不少劳动合同到期,劳动者继续为用人单位工作,但不续签劳动合同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如何处理劳动关系呢?...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举征,劳动者需要举证吗?

一、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举征,劳动者需要举证吗? 在解决劳动合同的解除问题时,首先要遵循的原则是"谁主张,谁举证"。 具体而言: 1.当劳动者以其就业协议已遭雇主方解除为理由,要求雇主偿还经济补助金时,他必须为明确的劳动合同解除结论负责,并就合同究竟因为什么原因被解除这一关键性事项不...

用人单位不得解除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的是

一、用人单位不得解除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的是 根据《中华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在以下几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1. 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这是为了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权益,防止用人单位在不确定劳动者...

用人单位过错造成劳动合同无效的用人单位要承担的赔偿

劳动合同无效用人单位有过错的情况 根据《违法有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规定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订立无效的劳动合同,或订立部分无效劳动合同,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按下列规定赔偿劳动者损失: (一)造成劳动者工资收入损失的,按劳动者本应得工资收入支付给劳动者,并加付应得工资收入25%的赔偿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