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了劳动合同不给员工怎么理赔
一、签了不给员工怎么理赔
若用人单位未能向劳动者提供劳动合同,则该行为将被视为违反相关。
在双方已经签署劳动合同的前提下,如因单位方面疏忽未将合同发放至员工手中,但并未给员工带来任何实质性的损失,那么在此种情形之下,单位无需对员工进行任何形式的补偿。
另一方面,如果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单位决定与员工终止雇佣关系,那么单位是否需要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或赔偿,就取决于具体的解聘原因。
对于企业而言,在不同的情况下,其应给予员工的补偿额也是各有差异的:意外无理由地辞退员工,单位需向员工支付双倍的经济补偿;当合同期限届满时,单位需要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而在单位进行经济性裁员的情况下,同样需要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
如果员工严重违反了公司的规章制度,单位则无需向其支付任何补偿。
如果员工在试用期内被发现不符合录用条件而遭到解雇,单位亦无需向其支付经济补偿。
最后,对于已达法定退休年龄的员工,他们无法获得任何经济补偿。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二、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怎么赔偿n+1
根据律法规所规定,所谓之“N+1”赔偿原则,乃系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时,由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的经济补偿。
此项补偿金额的计算方式,主要依据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实际工作年限进行衡量,即以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工作时间为基础,每满一年则向其支付一个月的工资作为经济补偿。
若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工作时间超过六个月但不足一年时,则需按照一年的标准来计算经济补偿;而对于那些在用人单位工作时间未满六个月的劳动者而言,则仅需向其支付半个月的工资作为经济补偿。
额的计算还需参照劳动者的应发工资水平,即以劳动者在解除劳动合同前的12个月内的为准。
当劳动者的月工资水平高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或设区的市级人民政 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时,则需按照劳动者月平均工资的三倍数额来支付经济补偿。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上限不得超过十二年。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