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没有签劳动合同出现工伤如何办
一、个体没有签劳动合同出现工伤如何办
个体在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出现工伤,可按以下方式处理:
(一)确认劳动关系。虽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只要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同样受法律保护。可通过工资支付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等证据来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比如,银行工资发放明细能显示用人单位的支付信息,工作证上有单位名称及员工身份标识等。
(二)申请工伤认定。在确认劳动关系后,应及时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一般需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1年内提出。提交相关材料,如医疗诊断证明、劳动关系证明等。
(三)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根据工伤认定结果,若被认定为工伤,伤情稳定后可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确定。
(四)要求赔偿。根据鉴定结果,向用人单位主张相应的,包括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伤残补助金等。若用人单位拒绝赔偿,可通过、诉讼等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工伤赔偿协议起诉后是合同关系吗
工伤赔偿协议起诉后,并非单纯的合同关系。具体分析如下:
一方面,工伤赔偿协议本身具有合同属性。它是双方就工伤赔偿相关事项达成的合意,约定了赔偿的具体内容、金额、支付方式等,符合合同的基本构成要素。在正常履行协议的情况下,受合同相关法律规范的调整。
另一方面,当因该协议提起诉讼后,其法律关系变得更为复杂。此时不仅仅涉及律关系,还涉及到工伤保险相关的。因为工伤赔偿有其特殊性,是对劳动者因工伤遭受损害的一种保障和补偿。在审理此类案件时,既要审查协议是否符合合同的一般生效要件,如是否存在欺诈、胁迫等导致或可撤销的情形;也要审查协议的赔偿内容是否符合工伤保险待遇的法定标准,若额明显低于法定标准,可能会被认定为显失公平而予以调整。
所以,工伤赔偿协议起诉后不能简单地认定为合同关系,而是一种包含合同关系又受工伤保险法规制的复合型法律关系。
三、工伤期间有什么补偿呢
工伤期间,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情况需分不同情形来看:
(一)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若职工处于工伤治疗、康复等法定期间,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解除劳动合同属于违法解除。在此情况下,用人单位应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二)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若用人单位存在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等法定过错情形,劳动者主动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补偿标准同上述经济补偿计算方式。
(三)若劳动者因工伤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本人提出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以上是关于个体没有签劳动合同出现工伤如何办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合飞律师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