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签劳动合同要咋样仲裁
一、没有签劳动合同要咋样仲裁
若未签订劳动合同想申请仲裁,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其一,收集证据。包括工资支付记录,如银行转账明细、工资条;工作证、服务证等能证明身份的证件;考勤记录;同事证言等。这些证据可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其二,确定仲裁机构。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
其三,准备仲裁申请书。需写明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基本信息、仲裁请求,如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未签劳动合同的差额、补缴等,还要陈述事实和理由。
其四,提交申请及材料。将仲裁申请书和相关证据材料一并提交给仲裁委员会,按要求缴纳仲裁费用(部分地区可能不收费)。
其五,等待受理与开庭。仲裁委员会受理后会安排开庭时间,双方需按时参加庭审,陈述观点、进行辩论等。最后等待仲裁裁决结果。
二、劳动争议仲裁院是干啥的
劳动争议仲裁院主要负责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其具体职能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受理劳动争议案件。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确认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劳动报酬、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等发生争议时,依法受理相关申请。
二是进行案件审理。在受理案件后,会按照法定程序组成仲裁庭,对争议事实进行调查、取证,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和辩论,以查明事实、分清是非。
三是作出仲裁裁决。根据审理查明的情况,依据相关和政策,对劳动争议案件作出公正、合理的裁决,明确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四是开展法律宣传和咨询服务。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律法规,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引导他们依法维护自身权益,预防和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
总之,劳动争议仲裁院在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保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是几年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为一年。
具体来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若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在实际情况中,存在仲裁时效中断和中止的情形。仲裁时效中断的情形包括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以及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等,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而仲裁时效中止是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总之,劳动者需关注仲裁时效,及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以上是关于没有签劳动合同要咋样仲裁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