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签劳动合同仲裁过时效怎么办
一、未签劳动合同仲裁过时效怎么办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若未签劳动合同仲裁过了时效,可考虑以下情况及应对方式:
(一)看是否存在时效中断、中止的情形。比如在时效期间内,当事人一方通过向对方主张权利、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等方式,会导致仲裁时效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二)若确实过了时效且不存在中断、中止情形,虽然在中可能会面临败诉风险,但仍可尝试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委可能会受理并审查具体情况,如果对方未提出时效抗辩,仍有可能获得支持;若对方提出且经审查时效确实已过,仲裁委可能会驳回申请。此时,还可尝试通过与用人单位协商等方式解决争议。
二、时效有争议应怎么申辡
当劳动仲裁时效存在争议时,可从以下方面进行申辩:
(一)提供时效中断的证据。若在仲裁时效期间,当事人一方曾向对方主张权利,或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又或是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可导致仲裁时效中断。例如提交向用人单位主张权利的书面材料、相关部门的受理记录等。
(二)证明存在时效中止的情形。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如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无法申请仲裁,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像气象部门的灾害证明等。
(三)合理说明时效计算起点。准确界定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若对该起算点存在不同理解,应结合具体案件事实,依据法律规定阐释己方关于时效起算的观点和理由。
总之,在申辩时要围绕法律规定,收集并提供充分、有效的证据,以支持己方关于劳动仲裁时效的主张。
三、劳动仲裁错过15天起诉期咋办
若错过劳动仲裁后的15天起诉期,可考虑以下情况及应对方法:
(一)若存在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比如因自然灾害、突发重大疾病等不可预见、不可避免且无法克服的客观情况,或者有其他合理的事由导致未能在规定期限内起诉,可向人民申请顺延期限。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审查,若理由成立,可能会准许顺延。
(二)若不存在上述正当理由。一般来说,超过起诉期,仲裁裁决即发生法律效力。此时,若对仲裁裁决结果不满意,虽不能通过起诉改变,但可通过申诉等途径寻求救济。比如,若发现仲裁裁决存在违反法定程序、适用法律错误等可撤销情形,可在法定的撤销期限内申请撤销仲裁裁决。
总之,错过15天起诉期后,应尽快分析自身情况,判断是否存在正当理由,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以上是关于未签劳动合同仲裁过时效怎么办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合飞律师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