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未约定劳动报酬
一、劳动合同未约定劳动报酬
劳动合同中未约定劳动报酬,这种情况需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来确定劳动者的报酬。
其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通过协商达成补充协议,明确约定劳动报酬的具体数额、支付方式、支付时间等关键内容。
其二,若双方无法协商一致,劳动报酬应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若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的,实行同工同酬。也就是用人单位对于从事相同工作、付出等量劳动且取得相同劳绩的劳动者,应支付同等的劳动报酬。
其三,若上述方式仍无法确定劳动报酬,可参考用人单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总之,尽管劳动合同未约定劳动报酬,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仍受法律保护。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明确劳动报酬,若双方发生争议,可通过调解仲裁等合法途径解决,以维护自身的权益。
二、新的第44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主要规定了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具体如下:
1. 劳动合同期满的。当劳动合同约定的固定期限届满,双方若未续签,则劳动合同自然终止。
2. 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待遇的。这意味着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开始领取养老保险金,其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终止。
3. 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在此种情况下,劳动者已无法履行劳动合同义务,。
4. 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用人单位破产后,已不具备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能力,劳动合同终止。
5. 用人单位被吊销、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这些情况导致用人单位主体资格丧失或不再存续,劳动合同随之终止。
6.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这是兜底条款,以适应可能出现的其他导致劳动合同终止的法定情形。
三、劳动合同必须包括的事项
劳动合同必须包含以下法定事项:
一是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包括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明确用人单位主体,便于劳动者在权益受侵害时准确主张权利。
二是劳动者的基本信息,如姓名、住址和或者其他有效件号码。这是确定劳动者身份的关键信息。
三是劳动合同期限。它界定了双方的存续时间,分为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等类型。
四是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内容明确劳动者的具体工作职责,工作地点关乎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成本等。
五是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利,避免过度劳累,具体包括每日工作时长、加班限制、休假安排等。
六是劳动报酬。这是劳动者付出劳动应得的回报,需明确工资支付形式、金额、支付周期等。
七是社会保险。用人单位应为劳动者缴纳各项社会保险,保障劳动者在养老、医疗、失业、和等方面的权益。
八是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健康和安全。
九是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以上是关于劳动合同未约定劳动报酬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