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关于加班工资支付标准是怎样的
一、《劳动合同法》关于加班工资支付标准是怎样的
根据《劳动合同法》及相关,加班工资支付标准如下:
(一)平日加班。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劳动者工资。例如,劳动者小时工资为20元,平日加班1小时,加班工资应为30元。
(二)休息日加班。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工资。若劳动者日工资为200元,休息日加班一天且无补休,加班工资为400元。
(三)法定节假日加班。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劳动者工资。比如法定节假日加班一天,日工资200元,加班工资就是600元。
总之,用人单位应严格按照上述标准支付加班工资,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二、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的怎么支付其
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应按以下标准支付加班费: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即正常工作日加班,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例如,劳动者日工资为200元,加班1小时(假设正常工作时间8小时),则加班1小时的加班费为200÷8×1.5。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比如劳动者在周六加班,若之后单位不能安排补休,就需按此标准支付加班费。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像、等法定节假日加班,单位都要按此高比例支付加班费。
需要注意的是,加班费的计算基数一般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工资标准确定。若劳动合同没有约定,可按照集体合同约定的加班工资基数以及劳动者本人正常劳动应得的工资确定。用人单位应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支付加班费,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三、中需要员工加班员工是否可以拒绝
在劳动法中,员工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拒绝加班,具体情形如下:
(一)正常情况下,用人单位安排员工加班需与员工协商一致,若员工不同意,有权拒绝。因为劳动者享有休息休假的权利,加班并非劳动者的法定义务。
(二)若用人单位安排加班违反法律规定,比如加班时间过长,每日加班超过1小时,特殊原因需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超出这个限度,员工可拒绝。
(三)若用人单位不按规定支付加班工资,员工也可拒绝加班。加班工资是对劳动者额外付出劳动的补偿,用人单位应依法支付。
但在特殊情况下,如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人民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等,员工不得拒绝加班。
以上是关于《劳动合同法》关于加班工资支付标准是怎样的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