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劳动合同的工伤死亡怎么赔偿
一、没有劳动合同的工伤死亡怎么赔偿
在没有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发生工伤死亡,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赔偿。首先,需证明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如工资发放记录、工作凭证、证言等。若能证明存在事实劳动关系,按照《》规定,赔偿项目包括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若无法证明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承担赔偿责任,赔偿项目和标准与上述相同,但举证责任在用人单位。同时,家属应及时与用人单位协商赔偿事宜,若协商不成,可通过或诉讼途径解决。
二、今年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怎么赔偿
若今年未签订劳动合同,可要求用人单位支付作为赔偿。从用工第二个月起至满一年期间,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具体赔偿方式如下:
1.计算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月份数,通常从第二个月开始计算,一直到满一年。例如,从3月开始未签合同,到12月,共10个月。
2.确定每月的工资标准,以劳动者实际获得的工资为准,包括基本工资、工资、津贴等。
3.计算额,用每月工资标准乘以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月份数,即得出应赔偿的双倍工资总额。
此外,若因未签订劳动合同导致劳动者权益受损,如未缴纳等,劳动者还可要求用人单位进行相应赔偿或补缴。同时,劳动者应保留好工作相关的证据,如工资条、考勤记录、工作邮件等,以便在维权时使用。
三、没签劳动合同工亡赔偿标准一览表
没签劳动合同的工亡赔偿标准主要包括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丧葬补助金按照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个月支付。
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需要注意的是,在确定具体赔偿数额时,要以当地的相关规定和实际情况为准,同时要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劳动关系及工亡的事实等。并且,工亡赔偿通常由用人单位承担,若用人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相关费用由用人单位支付。
以上是关于没有劳动合同的工伤死亡怎么赔偿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合飞律师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