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变更后劳动合同是否有效
一、法人变更后劳动合同是否有效
法人变更后劳动合同依然有效。具体分析如下:
一是从法律主体角度来看,法人变更主要是指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发生变化,公司作为独立的民事主体资格并未改变。公司依然以其全部财产对外承担,其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所基于的主体依然存在。
二是从合同的相对性角度出发,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的劳动关系的法律协议。法人变更并不影响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已经形成的劳动关系,也不改变双方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权利和义务。用人单位不能以法人变更为由随意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
三是从法律规定层面来讲,根据相关劳动法律法规,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事项,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
综上,法人变更后,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双方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继续履行各自的义务。
二、法律上一般劳动合同都签多久呢
劳动合同的期限在法律上并无统一固定标准,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常见情形:
一是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协商确定具体期限,短则数月,长则数年甚至十几年。常见的有1年、3年、5年等。这种合同期限明确,稳定性相对较强,适用于多数常规工作岗位。
二是。在符合法定情形时签订,例如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等。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非“铁饭碗”,只是无确定终止时间,能保障劳动者职业稳定。
三是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比如以完成某个项目、工程等特定工作任务为期限,任务完成,合同即终止。具体签订多久需根据工作任务的实际情况和双方协商确定。
三、发生时集体合同算劳动合同吗
集体合同并不等同于劳动合同。
集体合同是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订立的书面协议,旨在维护劳动者整体的合法权益,适用于企业全体职工。
劳动合同则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是基于个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签订的,仅对签订合同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具有约束力。
在仲裁过程中,二者发挥不同作用。集体合同所规定的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等标准通常是本企业的最低标准,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等不得低于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具体权益产生争议进行仲裁时,劳动合同是确定双方具体权利义务的直接依据;而集体合同可作为参考,用于衡量劳动合同约定是否符合整体劳动者利益及法律要求。
综上所述,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有明显区别,在仲裁中扮演不同角色,不能将集体合同简单等同于劳动合同。
以上是关于法人变更后劳动合同是否有效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