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五险一金具体包括哪些?打工人必须了解的权益清单!
作为一名打工人,你是否每月盯着工资条上的“五险一金”扣款数字,却对它一知半解?“五险一金”是法律赋予劳动者的基本保障权益,但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它具体包含哪些内容,我们从法律角度为你拆解这份“权益清单”,助你明明白白守护自己的“钱袋子”。
一、五险一金到底是哪“五险”哪“一金”?
根据《社会保险法》和《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五险一金由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组成,前五类为社会保险(简称“社保”),住房公积金单独计算。
1、养老保险:累计缴满15年后,退休可按月领取养老金,单位缴纳比例通常为16%,个人8%(各地略有差异)。
2、医疗保险:看病报销的“救命钱”,单位缴约8-10%,个人2%。断缴超3个月可能影响报销资格。
3、失业保险:非本人意愿失业时,可申领最长24个月的失业金,单位与个人分别缴纳约0.5%-1%。
4、工伤保险:工作中受伤或患职业病时,医疗费、伤残补助由单位全额缴纳(0.2%-1.9%)。
5、生育保险:覆盖产假工资和生育医疗费,单位缴纳约0.8%(个人不缴费)。
6、住房公积金:单位与个人按5%-12%比例缴纳,可用于购房贷款、租房提取,是重要的“隐形收入”。
二、这些权益,90%的人可能不知道!
社保断缴后果严重:影响医保报销、购房资格(如北京需连续5年社保)、子女入学等。
工伤保险覆盖“上下班途中”:若在通勤路上遭遇交通事故且非本人主责,可申请工伤认定。
公积金可“强制补缴”:单位不缴或少缴公积金,劳动者可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投诉,追溯期长达3年!
三、律师建议:这样维护你的权益
1、核对工资条:确认单位是否按实际工资基数缴纳(非最低标准),尤其是高收入人群。
2、保留证据:劳动合同、工资流水、社保缴费记录是维权关键。
3、主动维权:若单位拒缴社保或公积金,可向当地社保局、公积金管理中心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
**相关法条速查
《社会保险法》第58条: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30日内为职工办理社保登记。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20条:单位逾期不缴或少缴公积金,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上下班途中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认定为工伤。
五险一金不是“可选项”,而是法律强制的“必选项”!它不仅是当下生活的保障,更是未来抵御风险的“安全网”,无论是初入职场的新人,还是工作多年的“老油条”,都要学会算清这笔“隐形账”——别让单位用“现金补贴”代替社保,更别因不懂法而白白损失几十万隐性福利!
保险五险一金具体包括哪些?打工人必须了解的权益清单!,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