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损失由谁担责
一、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损失由谁担责
「不可抗力」指的是无法预料、幸免及克服的外部因素。当因该要素引发损失时,责任分担应依以下原则执行:首先参考具体法规,如有特例规定则遵照实施;其次根据合同条款,有约从约;若无明确规定或约定,则依据公平原则进行处理。一般来说,若不可抗力导致合同完全无法履行,双方均可免除责任;若仅为部分履行或延迟履行,则可根据影响程度,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举例来说,在合同中,若因不可抗力导致房屋损毁无法居住,租户通常无需支付租金;而在买卖合同中,若因不可抗力导致货物无法按期交付,卖方可能会部分免责。
二、不可抗力和情势变更的区别
不可抗力与情势变更在法理中显然大相径庭。前者代表无法预知、难以避免以及无法克服的客观状况,例如天灾人祸、战乱等,其法律效应通常表现为部分或全然免责。而后者则是指契约签订之后,实际情况出现了当事人在缔结时无法预料到的非商业风险性重大变故,继续执行合同将使其中一方处于极度不公或无法达到契约目标的境地。二者的关键差异主要体现在不可抗力带来的影响更加严重,常致合同无法履行;而情势变更之下,合同仍有可能执行,但继续执行将显失公平。在实践应用中,不可抗力更偏向于法定免责,而情势变更则更注重对合同的修改或解除,并且需要经过司法程序确认。
三、由于不可抗力造成的算违约吗
因不可抗力造成的合同终止不算违约。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当不可抗力事件发生并导致合同无法履行或使合同目的无法实现时,可以,这是法定的解除权。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均不承担违约责任。
例如,在货物买卖合同中,如果运输货物的船舶在海上遭遇了不可预见、不可避免且不可克服的超强台风而沉没,导致货物灭失无法交付,那么卖方不构成违约。因为这种不可抗力因素已经使得合同无法正常履行,合同终止是由于不可抗力这一特殊情况,而非当事人的主观故意或者过失。
以上是关于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损失由谁担责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合飞律师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