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不可抗力因素的注意事项
一、选择不可抗力因素的注意事项
首先呢,不管你的合同里有没有明确提到不可抗力这个词儿,其实它并不会妨碍我们直接引用法律规则来处理问题;其次啊,不可抗力实际上就是法律上的一种免责申辩理由,无论你在合同里面预先约定的不可抗力条款范围是大还是小,只要比法律规定的要窄,那么你仍然可以利用这条法律条文去争取你的免责权;反之,如果条款范围宽于法定标准,那就意味着超出的那部分需要被看作是一个新的免责条款;再者,咱得知道,不可抗力这玩意儿作为一种免责理由可是有法律约束力的,大家都别想用嘴皮子功夫把这个东西从免责理由的清单上给拿掉哦;最后嘛,咱们来说说不可抗力的免责效果,比如因为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合同无法履行,这时候我们就要看具体情况咯,有些后果可以完全或部分免责,但是有两个例外得注意一下:第一就是钱债是没法因为不可抗力原因就给免除了的;第二就是要是在延迟履行期间遇到的不可抗力事件的话,它是不能当做免责借口的喔。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百八十条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二、不可抗力的特点有哪些
这个不可抗力,主要有这么几个情况:首先是自然灾害,像洪水啊、地震啊、台风啊、海啸之类的;再来就是咱们政府搞的那点事儿,比如双方签好合同之后,政府突然颁布了新法令或者行政规定,让合同变得没法儿执行了;最后还有那种社会突发事件,比如说战争这种大事情一出来,原来的合同就得搁置了。
不过一般的社会动荡啊、罢工什么的,那就属于意外事件范畴了,主要还是用情势变更原则来处理。
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损失如何承担责任?
不可抗力乃指合约缔结之际,双方均未曾料想其发生之正常因素,如令人束手无策的自然灾害与无法避免的战争等客观环境。
若因不可抗力导致合同违约之情形发生,那么违约方无须承担过失责任,因此在日常司法实践中,通常予以免去其责任追究。
然而,对于法律另有明确规定者,则应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当一方因不可抗力而无法履行合同义务时,应立即通知相对方,以便尽可能减少对对方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并且必须在合理期限内提交相应证据加以证实。
若当事人在延迟履行之后遭遇不可抗力事件,亦不得免除其应负之违约责任。
以上是关于选择不可抗力因素的注意事项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