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伤残职工补助标准
一、甘肃伤残职工补助标准
甘肃伤残职工的补助标准根据伤残等级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相应待遇。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三级伤残为23个月,四级伤残为21个月。同时,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85%,三级伤残为80%,四级伤残为75%。
五级、六级伤残职工: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五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6个月。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60%。
七级至十级伤残职工: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九级伤残为9个月,十级伤残为7个月。此外,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规定。
二、非公伤评残后有伤残金吗
非工伤评残后一般没有法定的伤残金。具体分析如下:
工伤伤残金是基于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受到伤害,依据《》等相关,由工伤保险基金或用人单位按照规定的标准支付给工伤职工的补偿。这是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
而非工伤情况下的伤残,比如因个人自身原因、第三人等导致的伤残,通常适用民事侵权相关法律。在这种情况下,赔偿责任主要由侵权人承担。赔偿项目可能包括医疗费、护理费、、等。金的计算和支付需根据侵权责任的认定、双方的过错程度以及相关民事法律规定来确定,并非像工伤那样有统一明确的伤残金支付标准和渠道。
总之,非工伤评残后没有像工伤那样特定的伤残金,但可依据具体情况通过民事途径主张相应赔偿。
三、伤残津贴能报销吗
伤残津贴能否报销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一是工伤伤残津贴。如果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经劳动能力鉴定构成伤残等级,根据相关规定,由工伤保险基金或用人单位按照相应标准支付伤残津贴。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部分,在符合规定的情况下是可以正常支付的,不存在“报销”的概念;若用人单位支付部分,是其应承担的法定责任,也不是报销范畴。
二是其他非工伤原因导致的伤残津贴。比如因病或其他意外导致伤残,若参加了相应的或有其他保障政策,且该保障明确涵盖伤残津贴给付或报销条款,那么在符合保险合同约定或政策规定的条件下,有可能获得相应的津贴给付或报销。
总体而言,太原伤残津贴能否“报销”取决于伤残的原因以及是否有对应的保障制度和规定,建议具体咨询当地部门或相关保障机构以明确具体情况。
以上是关于甘肃伤残职工补助标准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