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违约怎么告
一、劳动合同违约怎么告
如果要起诉劳动合同违约,以下是基本步骤:
(一)收集证据
1. 合同文本:这是最关键的证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找出违约条款以及对方违约的依据。
2. 工作相关记录:如考勤记录、工作成果交付记录等,用以证明自己履行了合同义务,而对方存在违约行为。
3. 沟通记录:包括与用人单位之间关于违约问题的谈话、邮件、短信等,这些能反映双方就违约问题的交涉情况。
(二)申请劳动仲裁(一般前置程序)
1. 准备仲裁申请书:写明申请人与被申请人的基本信息、仲裁请求(例如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的具体方式,如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等)、事实和理由(基于收集的证据阐述对方的违约情况)。
2. 向劳动仲裁机构提交申请材料:除申请书外,还需附上证据材料副本。劳动仲裁机构受理后会安排,作出仲裁裁决。
(三)提起诉讼(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服)
1. 在规定时间内(一般为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 按照的程序,进行立案、提交证据、开庭审理等环节,由法院最终判决。
二、劳动合同违约有哪些
劳动合同违约分为劳动者违约和用人单位违约两种情况。
(一)劳动者违约
1. 违反服务期约定。如果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
2. 违反约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和与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二)用人单位违约
1. 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2. 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3. 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4. 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5. 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6.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的其他情形。用人单位有这些违约情形时,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等。
三、如何辨别劳动合同违约
辨别劳动合同违约可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合同条款
1. 仔细审查劳动合同中的各项条款,包括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福利待遇等。如果一方未按照这些明确约定的条款履行义务,就可能构成违约。例如,未按照约定支付工资,或者员工未在约定的工作岗位工作等情况。
2. 对于合同中的特殊约定,如竞业限制、保密条款等也要重点关注。如果员工违反竞业限制约定到竞争企业工作,或者泄露公司机密,这就是违约行为;反之,若公司未按照竞业限制条款支付相应补偿,也属于违约。
(二)法定要求
1. 律法规对劳动合同双方有一些法定的要求。例如,用人单位不能无正当理由随意解除劳动合同,否则属于违约。员工也不能违反法律规定的忠实义务,如恶意损害公司利益等行为属于违约。
2. 在方面,法律对试用期的时长、工资等有规定,如果用人单位违反这些规定,如试用期过长或试用期工资过低,也属于违约行为。
以上是关于劳动合同违约怎么告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