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拖欠工资打官司要花多少钱?一文算清讨薪成本
“辛辛苦苦干了一年,老板却拖着工资不发,想去法院告他,但听说打官司要花钱,到底要花多少?”这是不少劳动者在遭遇欠薪时的真实困惑,今天我们就从法律实务角度,掰开揉碎讲讲讨薪诉讼的成本问题。
一、起诉老板拖欠工资,费用到底怎么算?
1、案件受理费:按“争议金额”阶梯收费
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劳动报酬纠纷属于“财产案件”,法院受理费按争议金额分段累计,举个例子:
讨薪1万元:50元(1万×0.5%,最低50元);
讨薪5万元:10万以下部分按2.5%计算,即5万×2.5% = 1250元;
超过20万元的部分,费率逐步降低,但多数欠薪案件标的额集中在10万以内。
重点:劳动争议案件在劳动仲裁阶段不收费,只有对仲裁结果不服、起诉到法院时才会产生受理费。
2、律师费:协商定价,可申请法律援助
律师费通常按标的额比例或固定服务费收取,争议工资5万元,律师费可能在3000-8000元之间。
但注意:如果劳动者经济困难,可向当地法律援助中心申请免费律师(需符合低收入条件)。
3、其他潜在成本
证据公证费:若需对欠条、聊天记录等证据公证,费用约500-2000元;
交通、误工费:因开庭、取证产生的必要支出,可主张由败诉方承担,但需提供凭证。
二、实操建议:如何低成本高效维权?
1、先仲裁后起诉,降低费用门槛
法律规定,劳动争议必须先申请劳动仲裁(免费),对结果不满再起诉(此时才需交诉讼费)。
2、证据为王,减少败诉风险
务必保留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催款聊天记录等证据。缺乏证据可能导致败诉,白白损失诉讼费。
3、小额欠薪可申请“支付令”
若欠薪明确且金额较小(如3万元以下),可直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费用仅为受理费的1/3,且程序更快捷。
**相关法条参考
1、《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十三条:财产案件受理费按争议金额分段累计缴纳。
2、《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用人单位拖欠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依法向法院申请支付令。
3、《法律援助法》第三十一条:经济困难的公民可申请劳动争议案件的法律援助。
老板拖欠工资起诉费用主要由案件受理费、律师费和其他杂费构成,核心成本集中在法院受理费(50-数千元),劳动者需优先通过劳动仲裁解决争议,仲裁不收费且能过滤部分证据不足的案件;若确需起诉,建议结合自身经济状况选择法律援助或小额诉讼程序。维权成本可控,关键在证据充分、程序合规。
最后提醒:若老板恶意欠薪且金额较大(超过3万元),可能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可向公安机关报案,通过刑事途径追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