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工被拖欠工资超过这个期限,老板可能违法了?
"临时工"这个词听起来似乎带着某种"不稳定性",但法律从未因用工形式而降低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近期一位外卖小哥私信我:"公司已经拖了我两个月工资,老板说临时工得等正式员工发完再处理,这合法吗?"答案是否定的——临时工工资拖欠的法律红线,可能比你想象的更严格。
一、法律划出的"发薪生死线"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用人单位必须按月支付劳动报酬,即便临时工签订的是非全日制合同(每日工作不超过4小时),《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同样规定工资支付周期不得超过15日,这意味着:
全日制用工:超过30天未发薪即违法
非全日制用工(如小时工):超过15天未结清违法
农民工群体:依照《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必须按月足额发放,且不得超过5个工作日的核算期
特别提醒:建筑工地常出现的"年底结账"模式,若中途超过30天未支付生活费等基础保障,已涉嫌违法!
二、维权行动指南(建议收藏)
1、证据留存三件套:考勤记录、工作证/工服、微信催款记录
2、三步递进维权法:
- 第一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受理时效2年)
- 第二步:申请劳动仲裁(时效1年)
- 第三步:法院强制执行(可主张应付金额50%-100%赔偿金)
3、紧急救济通道:拨打12333热线或通过"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微信小程序提交诉求
- 《劳动合同法》第30条: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或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报酬
-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7条: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非全日制用工支付周期≤15天
-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11条:农民工工资实行月、周、日、小时计酬制
小编总结:临时工≠权益打折!无论工作性质如何,超过法定支付周期未发放工资都构成违法,建议劳动者在入职时明确约定支付周期,保留好工作证据。沉默等于纵容违法,及时维权才能守住血汗钱!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