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签合同被老板拖欠工资,劳动者只能吃哑巴亏吗?
盛夏的某天下午,30岁的装修工小王攥着银行流水单在劳动仲裁委门口徘徊,三个月没拿到工资,包工头总说"项目款没结清",可当初连张工作证都没给办,这场景每天都在各大城市上演——没签合同遭遇欠薪,已成为劳动者维权的高发痛点。
真实案例:小美在某直播公司做助播,口头约定月薪8000元,连续3个月只收到零散转账,总计不到1万元,当她索要工资时,负责人竟说:"没签合同算什么员工?这是给你的打赏分成。"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明确指出: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未签合同并不等于劳动关系不存在!劳动者可通过以下证据主张权益:
1、工资发放记录(银行流水/微信转账备注)
2、考勤记录(钉钉打卡/监控录像)
3、工作成果物(设计方案/施工图纸)
4、证人证言(同事/客户作证)
5、工作沟通记录(微信聊天/邮件往来)
🛎维权建议三步走:
1️⃣收集证据链:立即备份所有工作痕迹,从入职通知到工作群聊天记录,关键对话要录屏保存。
2️⃣双线并行投诉:向用工所在地的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提交书面投诉(模板可上当地人社局官网下载),同时准备劳动仲裁材料。
3️⃣主张双倍工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工资。
📜相关法律依据:
■ 《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12号)第一条:工资支付凭证、社保记录、招聘登记表等均可作为劳动关系凭证
■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举证责任倒置原则,用人单位需提供工资支付台账
■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十六条:工程领域必须实行农民工实名制管理
💡小编总结:没签合同绝不是欠薪的挡箭牌,劳动者要像侦探般留存证据,遇到拖欠立即行动,仲裁时效只有1年!建议在首个工资发放日未收到报酬时就开始收集证据,别等到欠薪数月才维权,你的劳动值得被尊重,法律永远是诚实劳动者的后盾。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