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写的婚前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吗
自己写的婚前协议在满足一定条件时具有法律效力,不满足法定条件则可能无效。
1.有效的婚前协议需具备的条件:协议双方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这意味着双方能够理解协议的内容和行为后果,并能独立进行民事活动。例如,精神正常、年满 18 周岁的成年人通常具备这种能力。协议必须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即双方是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签订协议,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比如,一方以威胁对方生命安全的方式迫使对方签订婚前协议,这种协议就不是真实意思表示,应属无效。协议内容不能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能违背公序良俗。比如,协议中约定一方婚后必须放弃工作在家全职照顾家庭,限制了一方的劳动权利,这可能违反法律规定而无效;若约定有悖于社会道德风尚的内容,也不具有法律效力。

2.婚前协议的形式要求:一般来说,婚前协议最好采用书面形式。虽然口头协议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有效,但在实践中,书面协议更便于证明协议的内容和双方的约定,发生纠纷时也更容易举证。
3.婚前协议的内容范围:婚前协议可以对双方的婚前财产、婚后财产的归属、债务的承担等事项进行约定。例如,可以约定婚前各自的房产、车辆等财产归各自所有,婚后的工资收入、投资收益等如何分配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第一千零六十五条规定,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