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补助免交企业所得税,该怎么填报?
1. 需要明确政府补助的性质和类型。政府补助通常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企业取得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之外的政府补助。
2. 根据政府补助的性质和类型,确定其是否需要纳税调整。如果政府补助是与资产相关的,且企业在取得该项补助时已经确认了递延收益,那么在后续计量期间,需要按照政府补助的规定进行摊销,并在税前扣除,如果政府补助是与收益相关的,且企业在取得该项补助时已经确认了递延收益,那么在后续计量期间,需要按照政府补助的规定进行摊销,并在税前扣除,如果政府补助是与资产相关的,且企业在取得该项补助时没有确认递延收益,那么在后续计量期间,需要按照政府补助的规定进行摊销,并在税前扣除,如果政府补助是与收益相关的,且企业在取得该项补助时没有确认递延收益,那么在后续计量期间,需要按照政府补助的规定进行摊销,并在税前扣除。
3.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填报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在填报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时,需要将政府补助的金额填入相应的栏目中,并按照规定进行纳税调整。
建议参考: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该法规定了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率、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应纳税额的计算、税收优惠、源泉扣缴、特别纳税调整等内容。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该条例规定了企业所得税法的具体实施办法,包括企业所得税的纳税地点、纳税期限、纳税申报、税收优惠的具体内容等。
3.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政策征管口径问题的公告》:该公告规定了企业所得税的一些征管口径问题,包括企业所得税的纳税调整、税收优惠的具体内容等。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第七条 收入总额中的下列收入为不征税收入:
(一)财政拨款;
(二)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
(三)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第二十六条 企业的下列收入为免税收入:
(二)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三)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四)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
小编总结:
政府补助是否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需要根据政府补助的性质和类型来确定,如果政府补助是与资产相关的,且企业在取得该项补助时已经确认了递延收益,那么在后续计量期间,需要按照政府补助的规定进行摊销,并在税前扣除,如果政府补助是与收益相关的,且企业在取得该项补助时已经确认了递延收益,那么在后续计量期间,需要按照政府补助的规定进行摊销,并在税前扣除,如果政府补助是与资产相关的,且企业在取得该项补助时没有确认递延收益,那么在后续计量期间,需要按照政府补助的规定进行摊销,并在税前扣除,如果政府补助是与收益相关的,且企业在取得该项补助时没有确认递延收益,那么在后续计量期间,需要按照政府补助的规定进行摊销,并在税前扣除,在填报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时,需要将政府补助的金额填入相应的栏目中,并按照规定进行纳税调整。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