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险全险到底包括什么?99%的人都搞错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刚买完车,销售一脸热情地推荐“全险套餐”,说是“出了事保险公司全包”,结果真出了事故,理赔时却发现有些项目根本不赔?别急,你不是一个人。“车险全险”这个词,听起来像是“万能保险”,但其实它根本不是法律或保险行业里的正式术语。
那么问题来了——车险全险包括什么?它真的能“全赔”吗?
咱们就来掰扯清楚,什么叫“全险”,它到底保哪些内容,哪些坑你绝对不能踩。
“全险”是个伪概念?真相在这里!
先说结论:所谓的“车险全险”,其实只是商业保险中几种主要险种的组合打包,并不是一份独立的保险产品。
很多人误以为买了“全险”就等于万事大吉,车坏了、撞了、被偷了,保险公司都得赔,但现实很骨感——保险公司只按合同约定理赔,没有“全赔”这回事。
通常我们说的“全险”,一般包括以下几类:
交强险(强制险)
这是国家强制要求购买的,不买不能上路,主要赔付第三方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但不保自己。车辆损失险(车损险)
你的车被撞了、刮了、泡水了、被树砸了……只要是意外导致的车辆损坏,都可以通过这个险种申请赔偿。2020年车险改革后,很多附加险如涉水险、自燃险、玻璃单独破碎险等,已经并入车损险范围,不用再单独买了。第三者责任险(三者险)
这是“全险”里最关键的之一,交强险的赔付额度有限(最高20万),一旦发生重大事故,比如撞了豪车或造成人员重伤,赔偿金额可能高达百万。三者险就是用来“兜底”的,建议保额至少200万起。车上人员责任险(座位险)
保的是你车上的人,包括司机和乘客,万一发生事故导致人员受伤或死亡,保险公司按责任比例赔付。如果你经常载家人朋友,这个险种非常有必要。不计免赔险(现在多数已并入主险)
以前这个要单独买,作用是让保险公司100%赔付,不再按比例扣除免赔部分,现在车险改革后,大多数情况下已默认包含。
还有一些可选附加险,
- 附加医保外用药责任险:三者险中,伤者用的进口药、自费药原本不赔,加了这个就能赔。
- 车身划痕险:专保恶意划伤,适合新车或停在复杂环境的车主。
- 发动机进水损坏除外特约条款:想省钱可以选这个,把涉水导致的发动机损坏责任免除,保费会低一些。
这些“全险”误区,你中招了吗?
❌ 误区一:“全险=什么都赔”
错!自然灾害如地震、战争、人为故意损坏,还有酒驾、无证驾驶等情况,全都不赔。
❌ 误区二:“买了全险,修车不用花钱”
不一定,如果事故责任划分不清,或者车辆改装过、未年检,保险公司都可能拒赔。
❌ 误区三:“4S店说必须买全险”
这是销售话术!除了交强险是强制的,其他都是自愿购买,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用车频率、环境、车辆价值来灵活搭配。
给你的实用建议参考
如果你是新手司机、经常跑高速、或者开的是新车、豪车,建议配置“基础全险组合”:交强险 + 车损险 + 三者险(200万以上)+ 车上人员责任险 + 附加医保外用药责任险。
如果你停车环境差、小区治安一般,可以加个划痕险;如果所在城市多暴雨,涉水险(已含在车损险中)也要确保覆盖。
千万别图便宜只买交强险!一旦撞了人或豪车,可能一辈子都还不起。
相关法条依据(真实有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十一条:
“订立保险合同,应当协商一致,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保险的外,保险合同自愿订立。”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
中国银保监会《关于实施车险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2020年)明确:
“将玻璃单独破碎险、自燃损失险、发动机涉水损失险等6个附加险并入机动车损失保险主险责任范围。”
“车险全险包括什么”?说白了,就是交强险+车损险+三者险+座位险等核心险种的组合。它不是一张保单,也不是“全赔承诺”,而是一种通俗叫法。真正关键的是搞清楚每项保障的范围和免责条款。
买车险,不是越贵越好,也不是越全越好,而是要“按需配置”。花对钱,才能真安心。
下回再有人跟你说“买全险就万事大吉”,你可以微微一笑,反问一句:“你说的‘全险’,具体保什么?”——这才是老司机的底气。
保险的本质是风险转移,不是万能钥匙。看清条款,理性选择,才是对自己和家人最大的负责。
车险全险到底包括什么?99%的人都搞错了!,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