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险到底包括什么?很多人第一反应都错了!
“我这车买了全险,出事不怕!”可真要理赔时,才发现“全险”根本不是“啥都赔”?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全险包括什么,别再被名字忽悠了!
咱得明确一点:法律上压根没有“全险”这个说法!它只是保险行业和车主之间约定俗成的一个“俗称”,很多人以为买了“全险”就等于买了“所有保险”,车撞了、刮了、被水泡了、甚至被偷了,保险公司都得赔——这,是个巨大的误解。
所谓的“全险”通常包括哪些内容呢?在实际操作中,大家口中的“全险”一般指的是以下几类核心车险的组合:
交强险(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
这是国家强制购买的,不买不能上路,它主要赔偿的是你撞了别人(第三方)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但不赔自己。车损险(车辆损失保险)
这才是“保自己车”的关键,不管是碰撞、刮擦、自然灾害(比如暴雨、冰雹、台风)、甚至被动物咬坏,只要是合理范围内的车辆损失,都可以赔。2020年车险改革后,很多附加险(如涉水险、自燃险、盗抢险)已经并入车损险,所以现在的车损险比以前“实在”多了。第三者责任险(简称“三者险”)
这个特别重要!交强险的赔偿额度有限(最高20万),一旦你撞了豪车或造成重大事故,20万根本不够赔,三者险就是用来“补差”的,建议保额至少买200万起步,大城市甚至建议300万以上。车上人员责任险(司机+乘客)
如果你车里有人受伤,这个险种可以赔付医疗费等损失,虽然额度不高,但关键时刻能减轻负担。不计免赔险(现在多数已自动包含)
以前买保险,保险公司会说“有免赔率”,比如你全责,赔90%,剩下10%自己掏,不计免赔就是让保险公司“全赔”,现在改革后,这个责任通常已默认纳入主险。
真正的“全险”组合 = 交强险 + 车损险 + 三者险 + 车上人员责任险,注意:没有所谓的“划痕险全赔”“玻璃单独破碎全赔”这种默认保障,这些属于附加险,需要额外勾选。
举个真实案例:小王买了“全险”,结果车停在小区被小孩划了一道,他去找保险公司,结果被告知“划痕险没买,不赔”,他一脸懵:“不是全险吗?”——你看,这就是信息不对称的代价。
那到底要不要买“全险”?
如果你是新手司机、常在复杂路况开车、或者车子较贵,强烈建议把上面这几项都配齐,但如果你是老司机,车也开了七八年,可以考虑只保留交强险和三者险,车损险视情况而定——毕竟保费也不便宜。
建议参考:
别被“全险”两个字迷惑,一定要打开保单逐项核对!重点看有没有车损险和足够高的三者险保额,买保险不是图个心理安慰,而是为了真正出事时不慌。建议每年续保前,花15分钟和保险顾问沟通一次,确认保障范围是否覆盖你的用车场景,比如你住在低洼地带,暴雨多,那“涉水”保障就得确认清楚;经常跑高速,三者险必须拉满。
相关法条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七条:
国家实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
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依法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中国银保监会《关于实施车险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2020年):
明确将盗抢险、自燃险、涉水险、玻璃单独破碎险、不计免赔率险、无法找到第三方特约险等纳入车损险主险责任范围,提升保障覆盖面。
小编总结:
“全险包括什么”?它不等于“啥都保”,而是一套合理搭配的保险组合,真正懂车险的人,不会迷信“全险”这个词,而是清楚自己买了什么、能赔什么。别让名字误导你,要看保单写什么,花出去的每一分保费,都应该换来实实在在的保障,下次再有人跟你说“我买了全险”,你可以微微一笑,问一句:“你三者险买多少?”——这才是行家的打开方式。
全险到底包括什么?很多人第一反应都错了!,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