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上人员责任险是什么意思?99%的人都理解错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开车出门,副驾坐着朋友,后排挤着家人,一路谈笑风生,突然一个急刹,或者不小心蹭了别人一下,虽然车损不大,但乘客却受了点伤,这时候,你是不是突然慌了?修车有车损险,撞了别人有三者险,可车上的人受伤了,谁来赔?
别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聊的重点——车上人员责任险什么意思。
车上人员责任险,也叫“座位险”,是商业车险中的一项附加险种,专门用来赔付在交通事故中,本车车上人员(包括司机和乘客)因事故造成的人身伤亡所产生的医疗费用、残疾赔偿金、甚至死亡赔偿金等。
很多人以为交强险和第三者责任险能覆盖一切,但其实它们都不保“自己人”,交强险只赔对方,三者险也只赔第三方,唯独车上的人,得靠车上人员责任险来兜底。
举个真实案例:老王开车带亲戚去郊外,路上因避让行人撞上护栏,副驾的表弟额头撞破缝了五针,虽然车损不严重,但医疗费花了三千多,由于老王只买了交强险和三者险,这笔钱只能自己掏,如果他当初加了车上人员责任险,保额1万/座,那这三千多就能全额报销。
车上人员责任险的核心价值在于“保自己人”,特别是经常载家人、朋友、同事出行的车主,这份保障尤为重要,它不像三者险那样动辄上百万,保费也相对便宜,一般每年几百块,就能给每个座位配上几万到十万不等的保障。
这个险种是“按座投保”,你可以选择只保司机,也可以全车四座或五座都保,比如你是个网约车司机,天天拉人,那强烈建议全座投保;如果你是私家车,平时自己开得多,家人坐得少,那可以重点保司机座。
值得注意的是,车上人员责任险只保“车内人员”,也就是说,必须是在事故发生时,身体还在车内的乘客或司机才能获赔,如果人已经被甩出车外,是否能赔,要看具体条款和法院认定,存在一定争议。
它和“意外险”不冲突,比如你买了个人意外险,发生事故后,可以先用车上人员责任险报销,再用意外险补充,实现双重赔付。
建议参考:
如果你经常开车载人,无论是家人、朋友还是同事,强烈建议配置车上人员责任险,尤其家里有老人小孩,或者从事网约车、顺风车等营运性质驾驶的,更不能省这笔钱,保额建议每座不低于5万元,经济条件允许的话,10万元更稳妥,保费不高,但关键时刻能避免“人伤赔不起”的尴尬。
相关法条参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十条:
“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投保人是指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按照合同约定负有支付保险费义务的人。”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
“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依法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
(注意:本车人员不在交强险赔偿范围内)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机动车商业保险示范条款(2020版)》明确将“车上人员责任保险”列为商业车险主险之一,保障范围为“因保险事故造成车上人员人身伤亡,依法应由被保险人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
小编总结:
车上人员责任险什么意思?一句话:它是专为车上司机和乘客量身定制的“安全带”,不贵,但关键时候能救命,别等到事故发生才后悔没买,车可以修,钱可以赔,但人伤了,情分伤了,就真的难补了。
聪明的车主,不仅要保车,更要保人,车上人员责任险,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加项”,而是现代出行中不可或缺的“隐形守护者”。
现在就去翻翻你的保单,看看有没有它?如果没有,下次续保,记得加上。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