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险到底包括什么?一文看懂车险中的全能选手!
在买车的时候,销售或保险公司工作人员总会建议我们买个“全险”,听起来像是万能保障,出了事都不用担心,但你真的知道全险包括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全险”的神秘面纱,让你明明白白花钱,安安心心上路!
什么是“全险”?
“全险”并不是一个法律术语,也不是保险合同中的正式名称,而是大家对一种较为全面的车险组合的通俗叫法,它通常指的是将几种常见的商业车险打包在一起购买,以达到最大程度地覆盖车辆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
“全险”一般都包括哪些内容?
所谓的“全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交强险(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
这是国家法律规定必须购买的险种,主要是为了保障交通事故中受害第三方的基本权益,如果发生事故造成他人伤亡或财产损失,交强险会先进行赔付。
- 赔偿限额:有责情况下最高赔偿20万元人民币;无责则为1.98万元。
小贴士:交强险是基础,不能省!
车辆损失险(简称车损险)
这个险种主要保障的是自己的车辆,如果因为碰撞、自然灾害(如暴雨、洪水)、意外事故等导致车辆损坏,保险公司会在保额范围内进行理赔。
第三者责任险(简称三者险)
这个非常重要!它是交强险的补充,如果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赔偿金额超过交强险限额时,三者险就能派上大用场。
- 举例:如果你撞了一辆豪车,维修费用高达50万元,交强险最多赔20万,剩下的就靠三者险兜底了。
所以建议三者险至少买到200万元以上,城市地区甚至可以考虑300万起步。
车上人员责任险(司机和乘客)
如果你开车载人发生了事故,导致车内人员受伤或死亡,这个险种可以提供相应的赔偿。
不计免赔险(附加险)
这个不是单独购买的主险,而是作为车损险和三者险的附加项存在,它的作用是:减少免赔率,也就是在出险时原本需要自己承担的一部分费用,现在由保险公司全额赔付。
附加险项(可选)
有些车主还会选择一些额外的附加险种,
- 划痕险
- 玻璃单独破碎险
- 涉水险(发动机进水)
- 自燃险
这些可以根据你的用车环境和需求酌情添加。
买“全险”就万无一失了吗?
很多人以为买了全险就等于万事大吉,其实不然。全险并不等于全赔!以下几种情况即使买了全险也可能无法获得赔付:
- 酒驾、毒驾、无证驾驶
- 改装车辆、非法营运
- 故意制造事故
- 未年检车辆
- 发生事故后逃逸
- 不及时报案或未配合调查
买了全险也要注意合法合规驾驶,才能真正享受保险带来的保障。
建议参考:如何科学配置车险?
- 必选项:交强险 + 三者险 + 车损险 + 不计免赔险
这四个是最核心的保障组合,几乎涵盖了大部分风险。
- 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其他附加险
- 如果经常跑长途或天气多变,建议加涉水险;
- 停车环境复杂的话,可以考虑划痕险或玻璃险。
- 保额要足
- 特别是三者险,尽量选择200万以上,避免出现高额赔偿无力承担的情况。
- 不要盲目追求低价
价格太低可能意味着保障缩水或者服务不到位,反而得不偿失。
相关法律法规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七条规定:国家实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
-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明确: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依法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
-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机动车综合商业保险示范条款》详细列明了车损险、三者险、车上人员险等的责任范围与免责条款。
“全险”不是万能钥匙,但却是保护车主利益的重要工具,了解清楚全险包括什么,才能做到心中有数、遇事不慌。在购车之后,合理搭配各类险种,不仅能让自己更安心,也能在发生意外时有效减轻经济负担。
买车一时爽,买对保险更关键,别再稀里糊涂买“全险”,花该花的钱,买最值的保障才是王道!
全险到底包括什么?一文看懂车险中的全能选手!,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