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劳动合同要注意哪些陷阱
签订劳动合同时要注意合同主体是否合法、合同内容是否完整明确、薪资待遇是否清晰、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是否合理、试用期相关规定是否合规等陷阱。
在签订劳动合同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容易被忽视的陷阱,劳动者需要特别留意。
要确保合同主体合法。明确用人单位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等信息,防止与不正规的主体签订合同。
合同内容必须完整明确。包括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重要条款,不能模糊不清或存在歧义。对于薪资待遇,要明确是税前还是税后,有无绩效奖金等构成。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要仔细审查。例如,每周工作几天,每天工作时长,加班如何计算等。休息休假方面,年假、病假、婚假等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试用期的规定也不容忽视。试用期的时长应符合法律规定,试用期的薪资待遇不能过低,试用期内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和程序必须合法。
还要注意合同中是否存在限制劳动者权利的霸王条款,如限制离职自由等。同时,要妥善保管好自己的劳动合同,以备日后可能出现的纠纷。总之,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前,应认真阅读合同条款,如有疑问及时与用人单位沟通,确保自身权益不受侵害。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